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 (试行)根据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规定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1991年起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的实践,修订我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自1991年以来作出的规定汇在总则内,并提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共性规定,各学科则根据学科特点,经修订和完善,分别制定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细则。
一、 培训对象
1. 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规范化培训。
2. 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进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三年的规范化培训。
3. 临床医学硕士:确认通过北医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4. 临床医学博士:完成总住院医师培训者,可申请参加北医住院医师第二阶段考试。
5. 医学科学硕士:毕业前未任住院医师者,应进入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第一年培训。毕业前曾任住院医师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根据其工作时间进入第一阶段的相应年限培训;如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须经过现在医院的学科考核后,确定其进入第一阶段的相应年限培训。
6. 医学科学博士:毕业前未任住院医师者,本科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应进入第一阶段第一年培训;七年制硕士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应进入第一阶段第三年培训。毕业前曾任住院医师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根据其工作时间进入第一或第二阶段的相应年限培训;如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须经过现在医院的学科考核后,确定其进入第一或第二阶段的相应年限培训。但是进入第二阶段者尚须通过北医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考试。
7. 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经医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原学科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但须通过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试后,方能参加第二阶段考核。改变学科者,必须从第一阶段第一年考试培训。
二、 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低年主治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掌握本学科(一般指二级学科,下同)的基础理论,熟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 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4. 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生产学习和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5. 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文书刊,并且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 培训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临床能力、专业理论、专业外语、科研和教学能力等。业务培训以临床实践为主,专业理论和外语以自学为主。
1. 政治思想:培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对技术精益求精,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专业外语:以自学为主,阅读各学科指定的外文专著和有关文献、专业杂志。第一阶段应达到每小时能笔译外文专业书刊3000个印刷字符以上;第二阶段达到每小时能笔译外文专业书刊3500个印刷字符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 结合临床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第一阶段应完成文献综述或个案分析报告一篇,第二阶段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文献综述一篇以上。
4. 基本理论、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的培训详见各学科的培训实施细则。
四、 培训时间和方式
一般为5年,前3年为第一阶段,后2年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为全科培训阶段,通过完成本学科主要科室或其他学科有关科室的轮转,提高临床工作能力。目的是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主要为专科的初步培训阶段,主要在今后定向的三级学科工作学习,同时应完成二级学科总住院医师训练,目的是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自学和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讲座和学术活动,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住院医师的培训由科主任负责,实行本科导师和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五、 考核
认真填写《住院医师培训登记册》,作为全面考核、培训的重要依据。在阶段考试前,需根据培训实施细则,对政治思想、临床实践时间、临床培训内容等项目的要求,进行考试资格审查。
(一) 考核项目和内容
1. 政治思想、医德医风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2) 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态度好。
(3) 遵纪守法,严格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
(4) 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廉洁行医,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5) 关心集体、顾全大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