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 中国造山带概况
天山-兴蒙造山系
主体范围为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以北区域,其中包含了①自北向南发展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南部陆缘带之乌拉尔-蒙古-鄂霍茨克弧形造山系的一部分和②自南向北发展的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部陆缘带。二者之间是一条从南天山-西拉木伦河的对接缝合带=区域断裂带,其中保存的残留洋壳,标志着古亚洲洋的闭合。
次级单元包括:●阿尔泰造山带(X)●额尔古纳造山带(X)●兴安造山带 ( C ) ●张广才岭造山带(C)●天山造山带( V )●北山-内蒙古-吉林造山带(I)●伊犁-准噶尔地块●松花江地块●佳木斯地块 ●兴凯地块●温都尔庙造山带(C)
2 . 秦-(祁)-昆造山系
★基本地质构造特征在华北与扬子克拉通已分别涉及,不再重复。
★界于我国北部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与南部扬子克拉通之间的造山系,即常称的中国中央造山带。
次级单元划分: ●阿尔金造山带(C)●西昆仑造山带 (C)●东昆仑造山带(C→I) ●祁连造山带(C)●秦岭大别造山带( C → I )●苏胶-临津造山带/苏鲁造山带( C → I )
3 . 华南造山系
★基本大地构造特征与扬子克拉通演化一并述及,于此仅将内部次级单元与时代给与简介。
次级单元与时代:●华南造山带(C) ●钦州造山带( C )●右江造山带(I)
4 . 滇藏造山系与喜马拉雅造山带
1、范围包括昆仑山以南之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 2、大地构造要素组合复杂:包括 ①印度克拉通/陆块北缘=板缘造山带=喜马拉雅台褶带,②特提斯海域以及③其中包含的多个微陆块如拉萨、羌塘等地块=多岛洋。 3、是我国C-K海相地层(尤以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为甚)最发育的地区。4、大地构造演化的观点众多:①自北而南的节节后退,②互换构造域=基梅里大陆; ③冈瓦纳裂解陆块逐次向北拼合碰撞形成褶皱造山系。 5、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效应在地形、地貌、环境及地壳结构等方面十分显著。
滇藏造山系次级单元与时代:●松潘-甘孜造山带(I)●喀喇昆仑造山带( I ) ●羌塘地块●昌都地块
●金沙江造山带( I ) ●保山地块●澜沧江造山带( I ) ●普洱地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造山带=改则-那曲造山带(Y) ●拉萨地块
喜马拉雅造山带次级单元与时代:●喜马拉雅推覆带(H)●雅鲁藏布缝合带(H)
5 .亚洲-中国东部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造山系
由于西(环—或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自侏罗纪出现的NNE向诸多大地构造要素,斜跨叠加于近EW向的、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之上,它们的影响自东向西逐渐减弱。
大地构造特征①岛弧型造山作用:洋壳→洋壳②沟-弧-盆体系③滨太平洋型活化类型
次级单元与时代: ★内带——亚洲东缘造山系 :●乌苏里-锡霍特造山带( H )●长乐-南澳剪切带=构造带(Y→H)注:与俄境内的锡霍特-阿林造山带相连;乌苏里江东北侧紧邻锡霍特山脉。注:南澳位于台北市南东,紧邻太平洋。
★外带——西太平洋岛弧系 :●台湾-菲律宾岛弧 (H)
第十三章 中国克拉通概况
华北克拉通
克拉通宛如一个倒三角形,周边被不同性质隆起或造山带环绕,内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盆地分列于山西隆起的东西两侧。其大致范围包括天山-兴蒙造山系以南,秦-(祁)-昆造山系之秦岭造山带以北,西与阿拉善地块接壤(?),东至胶辽地块→朝鲜地块。
其北界自西向东为固阳-赤城断裂带 →朝阳断裂带,南界自西向东为阿拉善南缘断裂带→鄂尔多斯西缘断裂带→铁炉子-栾川-合肥断裂带,西界被阿尔金断裂所截,其东主体由郯庐断裂和其山东分支五莲-诸城-即墨/高密-荣成断裂分别与扬子克拉通及秦-(祁)-昆造山系之苏鲁造山带为邻。
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克拉通大地构造演化史可追溯到25亿年以前,根据其间物质记录与构造形迹的差异性及诸方面信息,又可将演化历史综合归纳划分为三大阶段:
Ⅰ.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阶段,(吕梁旋回, Ar-Pt1 ,1800-2500Ma ± ;结晶基底形成);
Ⅱ .克拉通盖层发展阶段(前三叠纪,Pt2-T, 250-1800Ma ;中元古代-三叠纪地壳构造方式以统一升降运动为主 );
Ⅲ.克拉通活化阶段(板内造山阶段,三叠纪— ,250Ma- )
①其地质演化历史总体表现出活动→稳定→再活动之特点,从三叠纪开始的板内造山演化奠定了克拉通现今基本构造格局。
②虽印支运动开始活化,但明显者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皆有诸多地质事件明显烙印之形迹,但以喜山运动为甚。
盖层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大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各类地质事件在华北克拉通区域内演化总体相似。表现出:
经原岩恢复并排除后期构造因素,华北区内地层建造显示出岩性、岩相、厚度均属于稳定型建造之特点,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