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保健常用按摩手法.ppt

发布:2017-09-27约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人体后背部,脊柱旁开一点五寸处。 作用:对感冒 头痛 后项强直 疲劳 腰酸背痛。 在腰部,当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补肾暖肾,腰部冷痛 下肢无力等。 位于人体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在肘横纹的尽头。 主证:老年斑 皮肤粗糙 手肘疼痛 高血压 发热等。 位于前臂,手肘弯曲时,肘横纹向手掌侧2寸。 主证:上肢不遂 麻木 腹痛 腹泻 精神性阳萎 牙痛等。 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腕横纹往上2寸中央。 主证:晕车 手臂疼痛 眼睛充血 恶心想吐 上腹痛 心绞痛 失眠等。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主证:头痛 咽喉肿痛 肩背痛 肘臂屈伸不利 手指疼痛。 位于人体的是手腕内侧(大拇指侧),能感觉到脉搏跳动的上方,腕横纹上一点五寸。 主证:伤风 头痛 咳嗽 气喘 咽喉肿痛 牙痛。 位于手背部,第二掌骨中间,拇指侧。 主证:牙疼 青春痘 眼睛疲劳 喉咙疼痛 耳鸣 打嗝。 头痛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主证:消化器官疾病 头痛 牙痛 神经痛 心脏病 食欲不振 呕吐 对女性更年期障碍 腰腿疲劳 皮肤粗糙有特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有强壮的作用。 位于膝盖后侧,腘横纹中央。 主证:腰酸背痛 下肢无力麻木 小便不利 遗尿。 落枕穴 在手背侧,食指中指靠近腕部两掌骨的狭窄部。 对治疗睡后落枕又特效。 高血压点 在大脚趾趾根横纹靠内侧处。 辅助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可指导顾客在坐气血循环机时进行运用。 * 冉令鹏 一 摆动类 1)滚法 功用及适应证:舒筋、通络、活血、止痛。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肌肉丰厚处多用之 。 要点:手握空掌。四、五指关节背则作为着力点 二 按压类 1)按法 功用及适应证:腰、背、臀部多用之。 要点:着力点要实,逐渐用力达到酸胀后停止加力。坚持数秒至一分钟逐渐放松“按而留之”。不能左右移动及漩动,垂直于体表,不可暴力,也不可突然撤力。 2)点法 功用及适用症:肌肉丰厚处。如梨状肌综合征。 要点:如在墙上按图钉。旋转发生在深层而不再皮肤。 3)揉法 功用及适用症:跌打损伤。 要点:足够压力下,直达病所。着力点和皮肤之间不能位移、跳动。着力点如电钻打孔。 4)弹拨法 功用及适用症:滑利关节、松解粘连。适应证:慢性损伤类疾病。 要点:着力点有足够的压力,力道直达病所,作垂直干肌腱走行单方向直线运动,即只在向外推时用力。用力大小着力点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与皮肤不能有位移如弹琴弦。 5)拿法 功用及适用症:舒筋止、痛解除疲劳。颈、肩、四肢是常用的放松手法多用于治疗结束时。 要点:适度。不能只捏皮肤,要连带皮下组织。指腹着力点,不可指端用力。指端用力是掐法。 7)散法、搓法 功用及适用症:具有很好的放松作用。结束手法、保健手法。 要点:足够压力,越快越好。往返要均匀。 8)捏法 功用及适用症:功用:调和阴阳、促进脏器代谢。只在背部。厌食、消化不良、高血压、头痛失眠、癔证。 要点:腰骶部捏至颈部位,督脉、夹脊穴、背俞穴。 9)抓法 功用及适用症:具有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作用。多用在背部肌肉丰厚处,仅适用于劳损较重者。 以掌、指或肢体的其它部位作着力点,在按法的基础上,在患者的体表上作有半径的环转运动或直线运动,使医患皮肤之间产生摩擦转移的一类手法。 三、摩擦类手法 3)推法 功用及适用症:功用:舒筋。适应证:最广。尤以肌肉丰厚处。广泛用于保健中。 要点:着力点要实,移动中要沉稳着实,不能跳跃。 以拇指腹、掌根或肘等部位作着力点,按压在患者肌肉、肌腱,作与肌肉肌腱走行一致的单方向直线运动 。 3)抖法 功用及适用症:通络、滑利关节、肩周炎、劳损、保健。 要点:保持足够牵引力。不要停顿,速度不宜忽快忽慢。 1)拍法 功用及适应证:调和气血.舒筋活血、缓解痉挛。可用在身体任何部位,以肌肉厚处多用之,轻而短快的拍法有兴奋作用,重而持久的拍法则有抑制作用。 要点:虚掌四缘,作力着力点,要同时起落,不可不同步。以肩为轴,连带整个上肢运动,不可以腕作轴及发力点,点到为至。受力适度。 3)叩法 功用及适用症:醒脑明目、镇静安神、缓急止痛。头皮毛发区。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烦燥。 要点:指端、腹着力点,快速击打,力量轻柔弱、舒适为度。 2)摇法 功用及适用症:滑利关节、恢复关节功能。脊柱及四肢关节。如: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腰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