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年资VSD负压引流术.ppt

发布:2019-11-29约3.95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活动性出血: 当发现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马上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敷料情况 1、 VSD敷料鼓起,不见管形,常见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外,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 如吸引机损坏所致负压力不够,中心负压表头损坏,引流通道接头处漏气停电,电源断开中心负压停止,引流管被病人体重压迫,折叠等。) 特殊情况处理 敷料情况 2、 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要做特殊。 营养支持 引流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监测水、电解质的变化及时予以补充和调整。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远端关节的屈伸、旋转练习及肌肉等张收缩运动等,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第2天指导下肢患者行患肢肌肉收缩运动,以及不影响到病情的远端关节活动。 疼痛护理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应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 了解其影响因素,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可使用放松疗法以分散其注意力。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宣教,耐心向患者介绍VSD相关知识,消除其恐惧感,增强治疗信心。缓解其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谢 谢 LOGO 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2013-9 主讲人:梁雪碧 课件目录 1、概念 2、原理 3、作用 4、组成 5、操作 6、适应症和禁忌症 7、优点 8、护理 9、特殊情况的处理 10、临床意义 VSD的概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VSD的历史 1.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2.1993年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3.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首次应用于普外科。 VSD的原理 负压: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变被动引流未主动引流,全方位的负压有助于收敛创面;有利于间生态组织复活;同时有利于免疫细胞顺利达到创面,发挥“清创”作用。负压环境下可以避免创面再次感染。 封闭: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同时创造干净,微湿的创面生长条件。 引流:实现创面毒素和分解产物“零积聚”;避免因代谢产物及毒素的重吸收对人体的第二次打击。创面清洁,去除细菌“培养基”。 VSD的作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膜,可阻止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状态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长环境,减少毒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同时,由于该术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VSD的组成 半透性粘贴薄膜---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特性:单方向透气功能 创面腐臭气体可外透 膜外空气、细菌不能内透 保留时间可达15天 VSD的组成 三通接头 负压源 VSD专用吸引机 中心吸引 VSD的操作 清创:彻底 注意血运 清洁创周皮肤 设计、覆盖VSD材料 连接负压源 常规密封 VSD注意事项 不要按压VSD材料 不要在渗液的地方系膜 系膜后不要牵扯引流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