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第1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学 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传播现象一: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 传播现象二: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 传播现象三:月亮引起地球潮汐 月球与潮汐 元宵节的祝福短信“这春节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初一就过去了,嚎?眼睛又一闭一睁,初二就过去了,嚎?过年最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就是年三十儿可劲儿转发拜年信息,你看都不看就给我删了,白瞎我一毛钱。比这还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就是给你的祝福短信还没发完,年十五就过去了,嚎?” “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 “(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io和communis ▲14世纪英语写作comynycacion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包括“通信”、“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共有”加“交换”之意。 说文解字 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扬”等。通常,“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广泛地传播,“布”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播,“宣”是庄重地传播,“扬”是宏大地传播。 《墨子·所染》:“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此义象为纵向传播。 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礼记·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义体为横向传播。 《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心雕龙·檄(xi)移》:“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其义象为广泛地宣传和散布。 “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义为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此义已与今义相近。? 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是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扩散的性质;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本质属性;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的动态过程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 传播学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 本书的观点: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科学论:第一、二章 传播过程论:第三、四章 传播主体论:第五、六、七、八章 传播载体论:第九章 传播对象论:第十章 传播效果论:第十一、十二章 传播方法论:第十五章 非人类传播 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符号和信号时代: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口语时代: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文字时代: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印刷时代:开始于公元450年 大众传播时代:开始于19世纪中期 网络传播时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 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 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 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 第五次飞跃:? 如果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 1、传播学与新闻学 二者的概念比较 二者的区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