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容量分析和估算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城市道路网容量分析和估算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城市道路网络的容量是影响市内交通流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城市道路网容量的研究和估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的研究进行了大量探索,主要方法包括实测法和模型法。实测法直接测量和统计城市道路网络的实际交通流量和道路属性,以此来计算道路网络的容量。模型法则是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数理模型对道路网络容量进行建模,并计算出容量的数学表达式,进而实现对道路网络容量的估算。
本文旨在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分析和估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两种方法的应用和特点,为今后的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法,对两种主要的城市道路网络容量分析和估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实测方法的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运用交通量的统计方法,测量和计算城市道路网络的实际交通流量和道路属性,并以此来计算道路网络的容量。这里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测量方法的设计、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等环节。
2.模型方法的研究
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数理模型,建立道路网络容量的计算模型,通过数据来源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建立不同模型,对模型进行实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
3.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
在对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界定,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建议,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三、预期成果
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
1.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2.实际数据统计和模型计算得到的道路网络容量和实际交通流量数据。
3.针对两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建议。
四、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周):文献调研,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分析和估算方法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二阶段(3-8周):采集实际数据,包括城市道路网络的实测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出城市道路网的容量。
第三阶段(9-12周):建立模型,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建立不同模型,对模型进行实验计算。
第四阶段(13-14周):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评估,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建议,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
五、参考文献
1.李建华,周伟民,广州市交通网络综合容量估算,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39(9):28-33。
2.邓海军,秦志英,计算机仿真方法在城市道路容量研究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17,34(4):14-17。
3.马成代,等,城市道路容量估算方法比较研究,交通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22(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