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

发布:2017-05-24约2.2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年度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测试(五) [范围:第五单元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带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四个军种①陆军 ②通信兵 ③空军 ④海军 ⑤装甲兵 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 】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3.【 】右图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海时的情景,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曾激情满怀地说:“核潜艇搞出来了,人民感谢你们。”这一感人的情景出现于 A.1958年 B.1971年 C.1974年 D.1978年 4.【 】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中国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承担是任务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 5.【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阐述,不正确的 A.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B.是处理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C.它的提出,开拓了中国的外交新局面 D.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 6.【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20 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在联合国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右图判断,这个“转折点”是 A.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 B.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1972 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8.【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1955年的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APEC会议 9.【 】20世纪70年代,美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美国受不了其他国家的压力 B.美国实力越来越弱 C.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10.【 】1972年3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主义的单词。此材料说明 A.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 B.尼克松爱好中国的文化 C.中美关系走向了缓和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A.愉快的一周 B.改变世界的一周 C.红色的一周 D.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12.【 】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 13.【 】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是因为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西方国家的妥协 C.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D.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14.【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这句话表明了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15.【 】下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八年级历史测试(第五单元) 拟卷:郑松柏 第3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测试(第五单元) 拟卷:郑松柏 第4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测试(第五单元) 拟卷:郑松柏 第1页,共6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