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论电影—雅克·奥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Content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绪论 (1)
绪论 (2 )
绪论 (3 )
绪论 (4 )
绪论 (5 )
前言
布莱松与“期遇” (1)
布莱松与“期遇” (2 )
布莱松与“期遇” (3 )
维尔托夫和“间歇” (1)
维尔托夫和“间歇” (2 )
维尔托夫和“间歇” (3 )
爱森斯坦与理性蒙太奇 (1)
爱森斯坦与理性蒙太奇 (2 )
爱森斯坦与理性蒙太奇 (3 )
帕索里尼和“流述” (1)
帕索里尼和“流述” (2 )
帕索里尼和“流述” (3 )
前言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1)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2 )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3 )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4 )
爱浦斯?:创作时间 (1)
爱浦斯坦:创作时间 (2 )
爱浦斯坦:创作时间 (3 )
爱浦斯坦:创作时间 (4 )
前言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1)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2 )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3 )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4 )
布莱松和电影术 (1)
布莱松和电影术 (2 )
布莱松和电影术 (3 )
前言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1)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2 )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3 )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4 )
电影与绘画:侯麦 (1)
电影与绘画:侯麦 (2 )
电影与绘画:侯麦 (3 )
自然与绝对:塔尔科夫斯基 (1)
自然与绝对:塔尔科夫斯基 (2 )
视觉与视觉:布拉克哈格
影像与影像:弗兰普顿、夏里兹、库比尔卡
前言
自动书写的现实:帕索里尼
重新思考过的现实:爱浦斯坦
被揭示的现实: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高扬 (1)
被揭示的现实: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高扬 (2 )
被揭示的现实: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高扬 (3 )
“事实如此”:罗西里尼、斯特劳布
现实主义:法斯宾德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且最具个人风格的导演,是对电影
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系统考察。
本书分为四部分:理论家理论;现象与影像,现实与书写;电影机
器与社会作用;电影艺术与创作。作者认为,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许
多导演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根据它们的系统化、创新和扩
展程度的不同,也会显得大相径庭。但希区柯克、帕索里尼、布莱松等
导演本人及其作品已经成为这些理论的化身。
作者将导演们的理论阐述和他们的作品风格、模式两相比较,由此
引出种种值得深入探讨的电影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雅克·奥蒙(Jacques Aumont) ,1942年生,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电影学
教授,研究领域涵括影像美学、电影理论及电影史。主要学术著作有
《无尽之眼》、 《电影导演论电影》、 《观众之旅》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电影导演论电影》论述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且最具个人风格的
导演,是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系统考
察。
编辑推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理论家之理论
第一节 创造理念
布莱松与“期遇”
维尔托夫和“间歇”
爱森斯坦与理性蒙太奇
帕索里尼和“流述”
第二节 思考命题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爱浦斯坦:创作时间
第三节 建立体系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布莱松和电影术
第二章 现象与影像,现实与书写
第一节 影像与现象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电影与绘画:侯麦
自然与绝对:塔尔科夫斯基
视觉与视觉:布拉克哈格
影像与影像:弗兰普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