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模式和发展战略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政府、企业和其它几乎所有的组织机构都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最小的组织单元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某些时候,信息化几乎成了发展的代名词。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信息化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大收益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电子商务(E-Commerce 或E-Business)、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业务流程再造(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技术都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企业采集、处理、利用信息和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已经被有远见的企业家视为保持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因此,全面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势在必行。尤其是,随着中国进入WTO,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更显得迫在眉睫。这一点已经成为企业界、政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庆油田公司或油田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超大规模国有企业,不仅要为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而搞好信息化,同时还有责任、有必要为中国石油行业和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失时机地抓住和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成果,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0年1月1日经重组改制正式注册成立,是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特大型企业。由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科研设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21家所属企业组成,公司共有员工万人,注册资本475亿元,资产总额850亿元2002年,生产原油5013万吨生产天然气20亿立方米,实现第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3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7.26亿吨,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8000多亿元。2000年4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上市,成为国际化石油公司。
总而言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与数字油田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信息化组织及人员现状
目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见图1-1)。
大庆油田公司现有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共941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高级工程师69人,工程师40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405人,占总人数的43%。由于公司规模大,信息化建设工作繁重,致使信息技术人员短缺现象普遍。另外,年龄老化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网络建设现状
大庆油田企业网基本建成。油田计算机网络(包括油田公司和管理局广域网)通过155M或100M带宽连接到绝大部分二级单位和公司机关,各二级单位和公司机关都组建了自己的园区网。全公司建网结点共约20000个,常用节点约15000个。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展,每年都要新增一定量的节点。当前需要着重考虑的是重要链路的速度问题。为了满足今后信息共享的需求,部分主干网络需要升级到千兆。
计算机设备现状
截止2002年底,大庆油田公司
在用各类微机12075台,其中98年之前采购的4806台,486以下机器近500台;在用工作站、服务器610台,其中98年之前采购的331台,低档次微机服务器比例比较大;并行机2套;微机机群8套。随着应用的深入,很多设备需要更新,尤其是服务器。另外,还需要配备一定规模的存储设施。
数据库建设现状
大庆油田公司数据库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或CNPC)勘探、开发等数据库标准为基础,经过十几年特别是中国石油上市以来的不懈努力,数据库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建立了勘探、开发、地面工程三大综合数据库,经营管理、储运销售等数据库也正在逐步完善。截止到2002年11月,,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字油田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乃至全球的石油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针对数字油田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是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建设策略上,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的重点放在数字油田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战略上,而不讨论技术细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的基本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