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饰件细节结构设计规范选读.doc

发布:2017-01-28约4.5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饰件细节结构设计规范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内饰件细节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编制而成,本标准主要有下列内容: ──安装固定点要求; ──安装方向要求; ──拔模角度要求; ──加强筋结构及尺寸要求; ──零件厚度要求; ──卡扣座的要求; ──子母扣安装点的要求; ──定位销的要求; ──卡接结构的要求; 内饰件细节结构设计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给出了内饰件细节设计的尺寸要求,常见的内饰件设计方式方法,细节结构的处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规避。 本标准适用于GB/T 15089中-2001中M1类汽车内饰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89-2001 。 术语和定义 内饰件 内饰件包括仪表板、门护板、立柱护板、门槛护板、装饰板等主要用于装饰、修饰汽车内部空间,或者遮挡汽车内部结构,或者可用于储物及其他特殊功用的零件。常用的内饰件材料有 PP、PA、ABS。 安装方向 零件装配过程中,能保证零件顺利安装并且卡接到位时的零件的运动方向为安装方向。 拔模方向 动模的运动方向为拔模方向。 加强筋 为保证塑料制品的强度和刚度,又不致使塑料件壁增厚,而在塑料件适当部位设置的有加强作用的,可避免塑料件变形,或改善塑料件成型过程中塑料在模具中流动情况的结构。 卡扣/子母扣 能够将一个零件固定在另一个零件上,使两零件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标准件。 卡扣座 零件上用于固定卡扣,并且对卡扣有支撑作用的结构。 定位销 在零件的装配过程中,能起到定位作用并且保证零件顺利安装,装配后能防止两个零件之间相对移动的结构。 功能与作用 内饰件一般是起到修饰、装饰、遮挡内部结构的作用。但也有特殊零件有着储物或其它特殊作用。 设计要求 以下详细介绍内饰件的细节设计要求。 安装固定点要求 安装点布置的位置要求 零件固定点位置的选择。较大零件,固定点一般选在零件周边位置如图5-1。以利于零件装配后的间隙断差控制。条状的零件固定点一般选择在靠近零件中间的位置布置,并且安装点尽量不要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如图5-2,以利于零件装配后不产生晃动,更好的控制零件两侧边与周围零件之间的间隙断差。但有些零件如A上柱、门槛等特别狭窄,安装点布置很大程度上受空间因素影响,只沿直线布置如图5-3。 图5-1 图5-2 图5-3 安装点布置的距离要求 两个零件固定点之间距离的选择。较大零件间隙断差要求不严格的零件固定点之间距离最理想状态为180至240mm,但受空间结构、其它零件的布置、及钣金成型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会有个别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无法在最理想状态范围内,但两固定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270mm如图5-4所示。较小零件或对于间隙断差要求较严格的零件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一般选择50-100mm如图5-5所示。 较大零件安装点的距离要求还包括安装点到零件边界的距离要求。一般安装点到零件边界距离尽量在30至50mm之间如图5-6。 图5-4 图5-5 图5-6 安装方向要求 零件的安装方向应尽量与拔模方向一致,以利于零件卡扣座的设计。因零件有特殊需求,导致安装方向与出模方向不能一致,将会增加零件模具设计难度如图5-7。 图5-7 拔模角度要求 拔模方向应根据零件自身的型面及安装方向等因素设定,一般拔模方向设定后,A面如是粗皮纹拔模角度应尽量保证大于7o如图5-8,零件如是细皮纹,拔模角度应尽量保证大于3o,皮纹的粗细其实就是模具上皮纹的腐蚀深度。以上的说法比较笼统,简单的说就是模具上皮纹腐蚀的越深,零件要求的拔模角度越大。 图5-8 加强筋结构及尺寸要求 加强筋的尺寸要求 加强筋尺寸要求如下图5-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