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过程确认.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殊过程确认
在审核中,审核员往往遇到审核特殊过程,要求获得特殊过程确
认有关证据,企业往往填写一张“特殊过程确认表”,认为就是进行了
确认,不填写表,就是没有确认,一张表中,泛泛写了“人员确认满足,
设备确认满足,工艺确认满足”就认可,如果企业没有填写确认记录
表,就认为没有确认。把确认仅仅限于记录,不追求实质,实际上是对
标准理解出现偏差,如果企业也这样流于形式,就没有起到实际控制
效果。因此,本人对工业企业特殊过程的确认控制谈谈个人意见,供
大家参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对特殊过程的识别
对识别很重要,如果特殊过程识别不清,就无法谈到确认。标准
中规定: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
证时为特殊过程,即工序后不能进行检验、或不能经济检验、或问题
要在产品使用中才会反映出的作为特殊过程。应该说这个定义很清楚,
往往企业确定特殊过程时会存在问题,他们按照工艺种类分类,如焊
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这些都是特殊过程,但进行确认问题就来了,
就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每类中有许多种情况,如焊接有钨极氩弧
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手工电弧焊机等,热处理有淬火、
正火、调质、回火、退回、表面热处理等,表面处理有电镀、发黑、磷化、
油漆、喷塑等,如果单讲对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进行确认,肯定不
知道从何做起。本人认为,对特殊识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照工序
识别而不要按照种类识别,不要一概讲焊接、热处理是特殊过程,比
如在有些工序中,如有的焊接起搭接作用、完全不承受力,就不是特
殊过程;也有的热处理,在工序中仅作为中间过程,主要为了保证好
加工,要求表面硬度值,表面硬度是可以检验的,也就不是特殊过程
了,因此在特殊过程识别,应落实到具体的工序中,根据工序的具体
情况而定,这样对过程确认起来也具体了。二是注意,特殊过程与关
键过程不是一个概念,企业往往混淆了,认为特殊过程就是关键过程,
并认为只要工序不重要,可以不进行确认了。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
有的工序,既是特殊过程又是关键过程,而有的工序是特殊过程但不
是关键过程。对特殊过程,都应该进行确认,只是确认项目及繁简程
度,根据具体工序而定,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确认内容要多些、要
求要高些,反之,不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则确认内容要多少些、要
求要低些。
2、制定确认准则
标准中“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就是要求制定特殊
过程确认准则,但好多企业没有制定,主要是认为没有必要制定或者
不知道规定什么内容,但应该制定,目的是明确确认要求和避免确认
活动的随意性,在准则中应规定:确认时机、周期、确认项目和内容、
确认方法、判定准则(过程需达到的能力)等。
3、确认的项目
对特殊过程应该确认什么项目呢?应该是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
按照机械行业影响工序的因素有人、机、料、环、法、测,9001?标准中
概括为三个方面:设备、人员、工艺方法,进行三方面确认。其中工艺
方法没有明确要求进行确认,只是讲“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其实
应该对工艺方法也进行确认,确认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
对设备确认要求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能够达到工艺要求的能力,
如保证达到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是否能够达到;二是否在规定的参
数范围中参数稳定,比如,工艺要求?800±20℃,但往上调即刻达到
900℃,往下又达到?700,温度能保证,但不稳定,如烧煤的煅烧炉温
度稳定性较差,中频加热炉温度稳定性好些;三是确认测量设备的准
确性,显示仪表的精度在规定范围内,如仪表显示?800℃,但实际仅
有?700℃或达到?900℃,这样就不行,并仪表精度应与工艺要求精度
相适应,一般仪表显示误差值?E≤1/3?工艺公差值?T。
对人员确认,要考核人员在工艺操作中应掌握的技能,如手工焊
工控制熔化池能力、浇铸工和锻造工肉眼判断金属温度的能力等,对
他们的确认,仅仅有培训考核记录是不够的,还要看是否对其相应技
能考核,本人遇到过审核?1?家企业缝焊工序,工艺中焊接温度有控制
要求,温度过高,焊接金属晶粒过大,对性能有影响,焊接温度过低金
属没有熔透,焊接不牢固,缝焊温度由操作者凭经验识别金属颜色控
制。查对人员确认,企业进行了培训、考核,并合格,其中未对人员温
度识别能力进行考核,审核组认为确认不充分,到现场让操作者识别
温度,与红外线测温仪对比,相差?100℃多,已大于工艺规定的公差
值。因此,对人员确认,不仅考核是否了解工艺,也要对其应掌握的技
能考核。
对工艺确认要求,包括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确认。对工艺参数确
认,本人认为可以应用“三次设计”方法中“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
次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中对产品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的要求,主要是用于设计过程控制中,这里可以借鉴其理论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