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民调-HongKongInstituteofAsia-PacificStudies.PDF

发布:2018-04-23约1.4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 三分之一港 人有移民傾向 較去年輕微 下降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一項電話調查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受 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 ,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較一年前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或 移居的比率輕微下降。最多人提及的推動因素包括不滿本地政治爭拗太多、社會撕裂嚴 重 ,以及對本地居住和生活環境不滿 ;最多人提及的拉動因素則是外地居住生活環境更 好。本次調查亦就香港是否適合居住與生活的狀況作評分,發現受訪市民對香港「宜居」 城市的平均評分為63.9 分 。 是次調查成功訪問了719 名 18 歲或以上市民。33.1%的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 , 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與去年同期(即 2016 年 9 月)比較,新調查中表示打算移民 或移居外地的比率 (33.1% )較一年前(38.9% )減少。經統計檢定顯示,新調查較上一 次調查的百分比在統計上呈顯著差異 (見附表一)。有移民或移居打算的市民中,一成 多 (13.4% )表示近期曾為移民作準備(見附表二,按整體受訪者計佔 4.5% )。進一步 分析年齡和教育程度與移民意願之間的關係發現,年紀較輕的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 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百分比較高,例如30 歲或以下人士為45.5% ,而51 歲或以上的只 有20.2% 。至於教育程度方面,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市民移民的意願最高,為48.8% , 具中學,以及小學或以下學歷者的比率只為26.4%和9.3%而已。兩者與移民意願之間都 呈統計上的相關性(見附表三)。 撇除約兩成(20.2% )受訪者沒決定或不知道要移民或移居的地方,前三位最多受 1 訪市民提及的目的地為澳洲(16.8%)、加拿大(16.8%)和臺灣(12.2% )(見附表四)。 當問及香港有什麼因素令到這些市民有移民打算時,以樣本人數計算(每位受訪者可提 供多於一個答案),前三位最多人數提及的回答有:「香港太多政治爭拗/社會撕裂嚴重」 (31.1% ),「香港居住環境擠迫」(2 1.8% ),「香港政治不民主/不滿意香港政治制度」 (17.2% )(見附表五)。而明確表示有移民目的地的市民中,以樣本數人數計算,最多 人數提及當地的主要吸引力來自以下三個方面:「居住環境較寬敞」(38.9% ),「民主制 度較完善」(15.8% ),「社會福利較完善」(11.6% )(見附表六)。在上一年(2016 年 9 月)的類似調查中,最多人數提及的離開香港因素為「不滿特區政府/施政差/不滿特首 或高官」,而最多人提及的外地吸引因素排序與上一年調查結果類似 (見附表七)。 本次調查首次邀請受訪市民對香港適合居住與生活的程度進行評分,由 0 分(非常 不適宜) 至 100 分 (非常適宜) ,50 分為「一半半」,受訪市民對香港的評分平均分數為 63.9 分 (見附表八)。 在受訪市民中,有一成人(12.8% )有半年或以上的外國生活經歷(見附表九),三 成人(31.8% )有直系親屬已經移民或者在外國生活(見附表十),但擁有外國居留權的 受訪市民則較少(5.7% )(見附表十一)。 是次調查在二零一七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回應率為38.4% 。以 719 個成功樣本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65 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 於95% )。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 二零一七年十月九日 傳媒查詢: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 助理所長鄭宏泰博士(電話:3943 1341 )。 2 附表 一:如有機會有否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打算 (百分比) 2017 年9 月 2016 年9 月 有打算 [註] 33.1 38.9 沒有打算 56.8 53.2 不知道/很難說/沒想過 1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