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瑶族乡石灰窑村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设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概述
1.1、任务由来
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石灰窑村滑坡位于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石灰窑村四亩田自然村,始发时间为2010年5月。由于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导致村庄后面山坡出现数条裂缝,宽度10~20cm,后缘陡坎高达0.5~2.0m不等;2012年4月25日1时至6时,遭遇连续强降雨后,该滑坡又出现一次活动迹象。2014年2月底至3月初期间,因持续强降雨,滑体又开始向下滑动,部分后缘的下滑距离增大至2.0m以上,应急处理时挖筑的排水沟也因雨水浸润与渗透,失去了排水作用,致使更多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增大了滑体下滑的可能性与危险性。
该滑坡地质灾害列入2013年度中央财政切块资金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项目年度计划。根据省厅《关于编制2013年度中央财政切块资金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项目设计(方案)及预算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4]26号)文件精神,对该滑坡地质灾害工程进行勘查,在野外调查和地形测量的基础上,。滑坡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建筑类型及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截排水、抗滑桩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对初步确定的工程设计提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要求;并满足工程施工和工程招投标要求编制工程施工图件及KPa 15.0 自重 13.0 饱和 滑坡前缘部分松散堆积土体 13.0 7.0 中风化泥灰岩承载力特征值 KPa 1400 强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 KPa 1900 抗滑桩嵌岩段(中风化泥灰岩)水平方向地基系数 104KPa/m 21 抗滑桩嵌岩段(强风化砂岩)水平方向地基系数 104KPa/m 28 降雨强度 mm/h 58.7 汇水面积 m2 按不同截排水沟取值 径流系数 0.7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 g 0.05 2、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2.1、设计依据
①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编制2013年度中央财政切块资金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项目设计(方案)及预算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4]26号);
②《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石灰窑村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报告》(湖南天源国土资源勘查有限公司,2014年10月)。
2.2设计引用规范及设计标准
2.2.1设计规范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4)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滑坡区直接威胁滑坡体下方村民124人的生命安全,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本工程属Ⅲ级防治工程。
2.2.2设计标准
(1)按50年一遇最大小时暴雨量58.7mm设计;
(2)荷载组合:工况一:自重+地下水,工况二:自重+暴雨+地下水;
(3)安全系数:设计工况一抗滑动取安全系数1.15;设计工况二取安全系数1.05;
(4)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
3、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3.1计算剖面的确定
3.1.1滑坡整体稳定性计算剖面的确定
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选取1-1'、2-2'、3-3'剖面作为计算模型。按滑坡勘查分析,其中又分为二种情况,一是按岩土接触面的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二是按土土接触面进行稳定性分析。
(1)岩土接触面分析计算模型见插图1。
土土接触面分析计算模型见插图2。
3.1.2滑坡局部稳定性计算剖面的确定
滑坡局部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又分为前缘和后缘两部分。
(1)滑坡后缘局部稳定性分析计算模型见插图3。
(1)滑坡前缘局部稳定性分析计算模型见插图4。
3.2计算参数的选取
采用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具体见表1。
3.3计算方法选取
依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传递系数法。
(1)基本荷载
滑体自重:以现状滑体厚度为依据;滑体重度按表1的参数进行计算;
水荷载:饱水状态。
动荷载:不考虑;
地震作用: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地段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不考虑地震作用及工况组合。
(2)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选择2.2节中二种工况进行计算。
3.4稳定性计算成果
(1)滑坡整体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见表2及附表1。
整体稳定性系数计算成果表 表2
剖面 工况
剖面 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石灰窑村滑坡 工况一 工况二 岩土接触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