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高清卡口系统施工规范--624改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GL-智能交通高清卡口系统工程规范
修订记录
日期 版本号 描述 作者 2015-4-28 C/0 初稿完成 2015-5- C/0 批准发布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定义 1
4 职责 1
5 设备安装 1
5.1 系统介绍 1
5.2 勘查选址 4
5.3 工程设计 4
5.4 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27
5.5 杆件安装 31
5.6 设备安装 34
5.7 线缆敷设 34
5.8 设备接线 35
6 设备调试 35
6.1 国标要求 35
6.2 现场调试 36
7 相关附件、文件、记录 37
7.1 附件 37
7.2 文件 37
7.3 记录 37
目的
为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提供智能交通高清卡口系统的工程安装规范,提高项目的交付质
量。
适用范围
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
定义
无
职责
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必须严格遵循工程规范要求,确保我司交付的项目达到客户验收标
准以及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现场作业安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喇叭裤、裙子等进入施工现场。在确有必要的施工现场和时段,提供照明、警卫、护栅、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
严禁乱扔乱抛工具材料,野蛮装卸,野蛮施工;
高空作业必须实行专职安全检查员制度,由班组长指定一名施工员或自己兼任安全检查员,承担高空作业开始时的安全检查工作,和对周边闲杂人员疏散工作;
规范摆放指示牌、警示灯、安全桩、放光锥等道路施工安全装置,确保施工现场车辆行人安全。
附:公路施工安全装置摆放示意图
设备安装
系统介绍
高清成像设备
高清卡口系统中用来检测抓拍经过监控断面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运动目标,自动
记录车辆运动状态、车辆号牌、车身颜色、驾驶员脸相等特征信息;主要包括高清摄像机
(简称摄像机)、镜头、综合控制模块、防护罩、号牌LED灯等部件。
根据应用场合不同,主要产品包括200万2车道卡口、300万1车道卡口、300万2车道
卡口、600万3车道卡口。
辅助补光设备
高清卡口系统中主要用于抓拍图片全天候补光,确保在强顺光、逆光、夜间等各种条件下
记录的车辆号牌、驾驶人脸相等特征图片清晰可辨识。根据应用场合不同,主要包括智能
频闪补光灯(简称频闪灯)、高亮度LED补光灯(简称LED灯)。
频闪灯:全天候机动车特征、驾驶人脸相抓拍补光;(灯的照片替换掉)
线圈车检器
高清卡口系统中主要用于地感线圈信号的采集、处理、转递等功能。
杆件
用于安装高清成像设备、辅助补光设备等卡口设备,保障获取最佳图片效果。常见杆件类
型如下:
勘查选址
根据项目建设信息,到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设备建设的具体点位,绘制勘查图纸。
卡口选址的基本原则
国道、省道等城际重点出入口,监控进出城市的各类车辆;
事故多发路段,遏制超速、变道等违法行为;
学校、村庄、银行、医院等重点机构附近的道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勘查注意事项
城际卡口选择道路平坦、笔直的路段,距离检查站、收费站不能太近,2KM~5KM为宜;
市内卡口不能距离交叉路口(进口)太近,一般选择抓拍点距离交叉路口的进口200米以
外或者距离交叉路口的出口50米以外;
检查走线管道、通讯光缆、取电位置等外部可用资源状况;
不能选择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路面进行施工,以免对设施造成破坏;
查看电力、给水、通信等地下管网状况,选点尽量避开地下管道;
注意树木、标志牌等造成的摄像机视场遮挡;
注意路面的渠化状况,避免感应线圈切割在减速带、防滑带等标线上;
评估路灯、探照灯等外部光源对夜间图像效果的影响。
工程设计
结合初步勘查提供的现场信息和勘查图纸进行项目实施前的工程设计,其主要任务包括设备布局设计、设备定位设计、管网路由设计等。
设备选型及配置
设备配置原则:
抓拍单元:根据需求和设备的不同,每根车道配置1个或者2根车道配置1个;
频闪灯:每个摄像机推荐配置2个;
LED补光灯:若需要检测抓拍非机动车、行人或者夜间录像,需要增加高亮度LED灯。
系统布局
通常建设的高清卡口有标准卡口和前后抓拍卡口二种模式。
标准卡口布局:
前后抓拍卡口布局:
常见的卡口设计模型
单向2车道卡口模型
车道宽度3.5米,无遮挡。采用反挑杆的方式安装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配置原则 1 摄像机 2/1 每车道配置1个或2车道配置1个 2 补光灯 2 每个车道配置1个 3 车检器 1 每个车检器可控制4根车道
车道宽度3.5米,存在遮挡。采用前置灯杆的方式安装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配置原则 1 摄像机 2/1 每车道配置1个或2车道配置1个 2 补光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