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东亚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藏高原及东亚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国东部地区在近几十年内频繁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其成因和发展规律对于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也可能加剧。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作为我国的腹地,其大气环流变化对于我国东部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界研究表明,除了传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冬季风等因素外,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也在影响我国东部的气候变化,而青藏高原正是影响这一振荡的关键地区。
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究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的关系,旨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和整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指标,以及大气环流等方面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2.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重建不同气候状态下的大气环流,加深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变化的认识,以及对相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3.探究大气热源低频振荡所产生的动态效应,包括热力效应和动力效应,分析其对我国东部旱涝形成的影响机制。
4.利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发生机理的关系,探究其产生旱涝事件的影响机制。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实验和统计分析法,其中数值模拟实验主要是利用全球气候模型(如CESM、CCSM等)进行,统计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探究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低频振荡与我国东部旱涝形成机制的关联性,预计将深入挖掘大气热源低频振荡的作用机理,完善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的预报和预测体系,为建设我国的减灾体系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本研究还有望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科学支撑,为国际气候变化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