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职技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11年10月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1
(一)建设背景 1
(二)专业优势 2
1.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 2
2.具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3
3. 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竞赛成绩斐然 4
4. 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推进教学改革 4
5. 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服务社会 7
6. 开展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科研实践能力 7
7. 企业奖学金进校,激发学习兴趣 8
8. 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校企共建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 8
9. 用分级制改革理念和方法,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9
二、专业建设目标 10
(一)总体目标 10
(二)具体目标 10
1.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创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10
2.成立学院专业联盟委员会,发挥“政校企行”各方优势和作用 11
3.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为载体,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
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11
5.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12
6.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12
7.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12
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12
(一)拓展职业角度的国家级教育视野 12
(二)创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双主体”新机制 13
1.成立专业理事会 13
2.建立专业教育发展基金会 14
3.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 14
(三)汽车文化进校园、汽车岗位进课程 14
(四)构建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 14
(五)打造具有科研功底、教学擅长的双优师资队伍 16
(六)借用企业ISO9001“过程方法”的思想,加强质量监控 16
(七)遵循企业ISO9001“持续改进”的思想,改革中不断创新 17
(八)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为载体,全面打造专业职场内涵 17
1.凝练核心理念 17
2.形成闭环反馈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工作路径 17
3.找准专业发展主、辅线,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 18
4.开发课相、形成职教特色 19
5.构建课程体系、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20
6.落实方案、强化质量监控 20
7.融合发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21
(九)组建现代汽车制造业教育集团,合力培养优秀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1
四、绩效考核指标 22
五、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预算 28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年国家颁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通过了《北京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北京将重点从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新能源汽车、合资合作、二三产融合、产业布局、全球布局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国际化发展等领域将北京汽车产业提升至全新水平把促进汽车工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北京汽车工业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发展,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城市。北京南部新区将把汽车制造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将以北汽等为龙头打造品牌和技术双领先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实现汽车制造、研发、生产三大领域的跨越发展。2015年,北京的纯电动汽车在用车将达到10万辆的规模。北京汽车工业目前做强北汽福田、做大北京现代、做精北京奔驰、做专北汽有限全新的整车平台布局。摩比斯等一批著名汽车配套生产企业跟随现代相继落户北京,北京现代汽车配套厂73家。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北汽控股公司的产值、收入等指标首次跃居北京工业企业第一位2010年,北京汽车实现汽车产能150万辆,产销13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力争立于世界汽车产业前10强之林!“北京市现代化标志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开设以来,2008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创新团队” 被批准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素质提高工程创新团队。同年,成为北京市加工制造类教师培训基地汽车技术培训小组。特别是启动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以来,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08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 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1.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
北京汽车制造业需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