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来自每一个瞬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动,来自每一个瞬间
翔翔是我们班一位比较调皮的小朋友,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今天我组织美术活动时,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听,只有翔翔不时地动动两边的小朋友。我轻轻地提醒了他一下,他完全不给面子,继续动来动去,还把椅子当成了躺椅,我走过去,提醒他坐好了,那样危险,他不屑地一扭头:“没听见,就是没听见”。听了他的话,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心里既生气又无奈,是不是我的方法出了问题,孩子不愿意听?这一刻我感觉自己很失败。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管老师组织孩子们学习跳大摇绳,凡是小跳绳会了的小朋友就要去跳大摇绳,翔翔已经会跳小跳绳了,但是他没有去跳大摇绳,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不去练大摇绳?”他说:“我不会,我才不练呢”直到我和他谈了一会他才肯走过去,过了一会,翔翔猛地扑到我的怀里紧紧地抱着我,边哭边说:“张老师,我连大摇绳都不会。”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翔翔的无助和委屈,就像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投进了一枚小石子,不大,却荡起千层波纹。我被孩子的举动感动了,蹲下来帮他擦干眼泪,安慰他说:“老师会帮你,老师小时候也不会,慢慢就学会了。老师相信你会学会的。”他听了我的话,坚定地向大摇绳走去。
我感觉到,老师——并不只是一个教知识的人,而是孩子们的亲人,是他们的依赖。虽然有时会让你无可奈何,但是他们也会带给你惊喜和感动,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抱着一颗爱孩子的心,那么你会惊喜的发现,感动,来自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较大。
初中高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