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白叶枯病菌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和生物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8-25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白叶枯病菌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和生物防治作用的初步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白叶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具有高致病性和广泛分布的特点。目前,化学防治方法成本较高且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生物防治成为治理白叶枯病的一种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白叶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放线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评价其生物防治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 1.病原菌:从白叶枯病发病的植株中分离得到白叶枯病菌(Botryosphaeria sp.)并进行纯化。 2.菌种:从不同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100株放线菌,并进行初步筛选。在稀释法平板上筛选出对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并进行进一步筛选。 3.鉴定: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筛选出的3株放线菌,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 4.生物防治试验:将白叶枯病菌孢子悬液涂抹在油菜叶片上,将放线菌菌液喷洒于叶片上,观察并记录生物防治效果。 三、预期结果: 1. 筛选出对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菌株; 2. 对筛选出的放线菌进行鉴定,了解其分类学地位; 3. 评价筛选出的放线菌在生物防治白叶枯病方面的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