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盖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说明书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连杆盖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班 级: 机制二、三班
姓 名: 熊贤涛 2010061377
指导教师: 陈老师
2012年11月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连杆盖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铣15mm槽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
2.1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 3
2.2基准的选择 4
2.2.1粗基准的选择 4
2.2.2精基准的选择 4
2.3制定工艺路线 4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5确定铣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6
三、铣床夹具设计 12
1、设计任务 12
2、夹具方案分析 12
2.1工件的定位方案分析 12
2.2夹紧方案分析 13
2.3夹具体设计 14
四、设计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连杆盖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制定零件在中批生产条件下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画零件图,毛坯图,写工艺卡片、工序卡片。
2. 合理选择或设计所有工装,设计一套主要工步的专用工夹具,绘制夹具的装配图,零件图。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设计步骤及要求:
第一部分 检验、分析
1.检验、分极零件图
绘制零件图,分析视图是否完整,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2.零件技术经济分析
哪些面是重要表面,哪些面的技术要求较高,哪些面有位置精度要求
第二部分 制定工艺路线
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余量确定
2.基准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
第三部分.夹具的设计
1.确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
2.确定定位方案
1).选择定位元件,包括尺寸和公差
2).分析定位的合理性,判断有无欠定位和过定位
3.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
第四部分.夹具结构设计
1.夹具体及其它零件设计,确定夹具详细结构。
2.定位误差计算
第五部分.夹具体绘制
总装图绘制,零件图绘制
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连杆盖主要和连杆组合成一体,作为组合机体来使用,是汽车上的动力连接装置中的主要零件。连杆由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组成。连杆体及连杆盖上的大头孔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装在一起,连杆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此外,为了减少摩擦和便于维修,连杆的大头孔内装有轴瓦,连杆盖还起到固定和定位轴瓦的作用。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为连杆合件之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此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基准孔?81+0.0210mm以及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偏高。基本思路为先加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R67mm刀具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m的刀具加工。
1.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加工,由于4.连杆头孔对A基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大头孔两端的台阶面对B基准的对称度公差为0.3mm。.小头孔中间的沟槽,对基准B的对称度为0.2mm。.铸件毛坯需要经过人工时效处理。
×45o。
9.去毛刺,锐边倒钝。
10.未注明铸造圆角R2-R511.材料 QT450-10 。.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可采用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上用等高的V型块支撑连杆大头孔心轴,测量大头孔心轴在最高位置时两端的差值,其差值一半即为平行度误差。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传动件,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击和高压载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该零件的材料选择QT450-10,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成批量生产模型,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