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doc

发布:2016-12-16约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下文是关于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篇:《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贾 俊 涛 暑期闲来,认真阅读了由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编辑马朝宏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该书收录的是作者从2006—2010年的《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精选出的一些评论和教学随笔,作者多为一些一线教师。根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主编把这些文章归纳总结为: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五部分。这些文章没有空洞的理论,都是对教育对人生的有感而发,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见证着教师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这些热切的呼喊和深深的忧患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 合上书本,她对我的触动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自己从教十二年来的成长经历;想到了眼下我所带班级、所教学科的现状;想到了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书中151页有一篇文章《“享受”教育》文中讲述的是: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到大学毕业都是在受苦,学生应该享受教育,在快乐中受教育,学习、成长。 我认为要让学生享受教育,快乐学习,首先教师应该享受教育,幸福生活。 可看看我们身边的教师:为了成绩加班加点,不顾孩子不顾家,为了一个调皮的学生和学生怄气,为了挣个高低和其他同事闹矛盾,为了晋职称和领导闹别扭。这样我们不是 在享受教育,而是在遭教育的罪。在人们的社会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站稳三尺讲台,耐得住寂寞和清贫,享受教育,快乐幸福呢? 首先要做一个有习惯的教师。一种行为造就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决定完美人生。一名教师如何快乐地展开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当这种行为方式延伸到各种工作环节中,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尊重与关怀学生,帮助与激励学生;习惯于与同事相互理解与支持,交流与合作,研究与探究;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些习惯,我们就能与学生与同事之间建设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我们教师享受教育追求快乐的起点。 其次要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有人说,教育的理想与梦想是天使,而教育的现实与困境是魔鬼,这话虽言过其实,但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折射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困惑:知识授受主义占主导,教育功利主义盛行;教师职业倦怠情绪浓厚,压抑着教师的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教师,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的良知与底线,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且努力与困境抗争。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常读书研究,时常总结反思,时常去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时常去找回梦想和信心,并为之不懈追求。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最后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心灵感悟和积极的工作。事实上,任何人的幸福都是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