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赵丰义创作经济学著作目录创作背景内容简介0201作品思想作者简介0304基本信息《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是赵丰义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0年7月。该书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具体实践,对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系统界定,从产业和企业组织创新优化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该书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又受到其产业组织环境的重要影响,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本质在于企业和产业组织优化。内容简介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技术后进下的最优技术创新路径分析,目的在于提出最优技术创新路径的评价标准,为技术创新路径优化提供基本依据。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绩效分析,目的在于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与最优路径的差距。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偏离最优路径的制约因素分析,目的在于为企业和产业组织优化提供基本依据。第四部分即第四、五、六章,基于第三章的分析,分别从产业集中度和研发密度的内生性升级机制、二元技术创新络构建、企业微观组织优化几方面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支持和促进机制。第五部分即第七章,总结全书,提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技术创新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一波接一波的技术创新使得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对推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探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推动了技术创新,而社会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是科学探索与社会需求互动的结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中国作为技术后进国家,技术创新是获取产业竞争优势和实现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收敛的根本途径。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此,《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研究》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 ?作品思想作品思想该书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又受到其产业组织环境的重要影响,因此,技术创新路径优化的本质在于企业和产业组织优化。企业微观组织优化包括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和企业组织设计优化两个方面。改善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战略由追求短期利益向追求长期价值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转变,进而提升研发创新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入水平。企业组织设计优化的目的在于,克服企业由于长期发展形成的组织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线性管理过程不能根本性创新的困境,实现企业资源传承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中观水平上的产业组织优化,关键在于建立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络系统,整合产业科技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中的专业化分工与相互协作,俘获知识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该书建议,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应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产业技术能力升级:其一,支持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络系统构建,化解企业研发创新的风险和外部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创建以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为重点,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参与的股份制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侧重于理论成果推广应用和转移的若干个细分专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形成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产业技术创新络体系。其二,培育自主研发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形成有效的市场拉动效应。充分利用重化工业化对重大技术装备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在保障有效竞争的前提下,以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快速升级。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赵丰义,1988—1992年在石油大学(华东)机械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2004年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工作,任工程师。2004年9月考入辽宁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7年7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考入辽宁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7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任辽宁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数量经济学。 ?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