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pptx

发布:2023-08-07约1.9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读书笔记模板 01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 目录分析 内容摘要 精彩摘录 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 思维导图 医学读者中医古籍版原文省文油肢体加里碳酸例言臭素文臭省科篦麻子病盐酸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自面市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可,本次是我们从106种古籍中选出30种进行修订。修订原则是1、本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常用、读者需求量大的品种,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订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医籍由专家严谨校勘,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3、原则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记和注释。4、在装祯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以精装版面市,在版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师,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被中医界视为必读之书。原书共分七期,为便于读者阅读,此次重订对其顺序作了调整,并根据文义拟定篇名,分别为药物篇、方剂篇、医论篇、伤寒论篇、医案篇。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学中医之人必备医书,常见病基本都能从书里找到治病良方,看后收获良多。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我的老师常说,衷中这两个字就非常高级,很高级的思想观,不排外,能包容,能融合,在清末民初那个年代非常的难得;本书读来通俗易懂,许多对药也是来自于生活中的食材,颇有生活中的中医感;先生对于西药中用的临床分享,亲自尝药的感悟对于我们后人学习中医有非常大启发。传承,经典传承。《衷中参西录》书名就非常客观,今人常言中西医结合,可结合乎?能结合乎?不若犹如前人,中西医汇通为好。足大趾隐白穴处,忽然破裂出血,且色紫甚多,时愚甫习医,诊其脉洪滑有力,知系血热妄行,遂用生地黄两半,碎竹茹六钱,煎汤服之,一剂血止,又服数剂,脉亦平和。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石膏之性,又善清咽喉之热石膏之性,又善清瘟疹之热若其脉虽结代,而外感之热甚实者,宜用白虎加人参汤,若以山药代粳米,生地代知母更佳寒温之证,最忌舌干,至舌苔薄而干,或干而且缩者,尤为险证。而究其原因,却非一致,有因真阴亏损者,有因气虚不上潮者,有因气虚更下陷者,皆可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更以生山药代方中粳米,无不效者。此脉之洪实,原是阳明实热之证,其不觉渴与热者,因其素有痰饮湿盛故也。其畏食寒凉者,因胃中痰饮与外感之热互相胶漆,致胃腑转从其化与凉为敌也。乃有时但重用石膏不效,必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用人参以辅之,而其退热之力始大显者清代陆九芸曾云:“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目录分析 例言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药物篇(原四期) 第五卷第四卷药物篇(原四期) 第一卷石膏解人参解西洋参解黄耆解 第二卷山萸肉解白术解赭石解山药解地黄解甘草解朱砂解鸦胆子解(俗名鸭蛋子,即苦参所结之子)龙骨解(附:龙齿) 第三卷芍药解芎解大黄解朴硝、硝石解厚朴解麻黄解柴胡解桂枝解三七解 第四卷白茅根解苇茎、芦根解鲜小蓟根解大麦芽解茵陈解莱菔子解枸杞子解海螵蛸、茜草解罂粟壳解 第五卷阿斯必林(Aspirin)(又作阿斯匹灵)安知必林①(Antipyrinum)(省作安比又作安替派林)别腊蜜童①(Pylamidonum)安知歇貌林②(Antife Brinum)(省文歇貌林,又作阿司炭尼利)弗那摄精①(Phenacetinum)撒里矢尔酸那笃留谟①(Natrium Salicylicum)(省文撒曹,又作纳柳矾)撒鲁儿②(Salolum)(又作撒娄)规尼涅③(Chininum hydiochloiicum)(即金鸡纳霜)乌罗特罗宾①(Urotropinum) 例言第二卷第一卷方剂篇(原一、二、三期) 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010302040506方剂篇(原一、二、三期) 第一卷治阴虚劳热方 第二卷治喘息方治阳虚方治心病方治肺病方治呕吐方治膈食方治吐衄方治消渴方治癃闭方 第三卷治黄疸方治淋浊方治痢方治燥结方治泄泻方治痰饮方治癫狂方 第四卷治大气下陷方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 第五卷治伤寒方治温病方 第六卷治伤寒温病同用方 第七卷治温疫瘟疹方治疟疾方治霍乱方治内外中风方治小儿风证方治痫风方治肢体痿废方 第八卷治女科方治眼科方治咽喉方治牙疳方治疮科方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这是《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