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标准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管理规范。
2.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和缓冲区,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3.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包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设备和条件。
4.压力蒸气灭菌操作程序按《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灭菌效果的监测要求是;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一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6.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
7.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8.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其使用与管理应符合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要求。
9.有明确的质量追溯管理和监测措施:
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10,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