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第2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2.ppt

发布:2015-09-07约2.13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农作物虫害:威胁最大的是蝗虫 森林虫害:松材线虫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鼠害: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 鼠害造成的麦田缺苗断垄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⑵虫害和鼠害 虫害 鼠害 大规模发生的原因 内因:有害生物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外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天敌减少 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北纬20°— 50°环球自然灾害带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宽数百千米 全球75%的火山、80%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灾害损失严重 北纬20°-50°环球自然灾害带     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 P17阅读: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 自然灾害的成因 影响因素 空间分布规律 时间变化规律 空间:板块交界处、地貌突变区、气候带边缘地带… 时间:太阳活动极值期、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    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期… 参考P17:思考 查询资料和读图,在下表中填写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及其主要分布国宝,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特点? 大洲 自然灾害特点 亚洲 欧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 大洋洲 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灾害频繁 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比较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部、南部龙卷风、飓风灾害突出;中部、南部洪涝灾害严重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 岛弧 海岸山脉 马里亚那海沟 东非大裂谷 喜马拉亚山脉 红海 * * 阅读图片组,归纳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生的领域(圈层) 阅读图片组,归纳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生的领域(圈层) 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水文灾害 类型 洪水 涝渍 定义 发生条件 1、洪涝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洪水+涝渍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排不出 水进入 蒸发弱 难下渗 影响涝渍的因素 2、分布地区 气候因素 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水 地形因素 低洼地——涝渍 水文灾害-洪涝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季节分布集中 流速缓慢 泥沙淤积,河道较浅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下降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特殊原因 气候 支流众多,汇水集中 地形 人文 自然 回顾:长江流域多洪涝灾害原因(对中下游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参考P14:思考 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集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二)风暴潮 P15阅读: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 农作物 稻瘟病 小麦锈病 棉花枯萎病 烟草炭疽病 (一)病害 森林 杨树烂皮病 松疱锈病 溶叶病 泡桐丛枝病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一)病害 (1)类型 (2)发病原因 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外来病原体入侵 (3)危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