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薄壁方箱施工工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薄壁方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法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in-Walled Box Cast-In-Place Concrete Hollow Floor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1前言
“GBF薄壁方箱”技术是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建设部《现浇砼空心及复合楼盖技术规程》编制项目、建设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项目。“GBF薄壁方箱”技术作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施工高新专利技术,现在建筑领域已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采用这种技术,在减轻楼板结构自重、隔热、隔音、降低能源消耗、增大房间有效利用空间、增强防火性能及抗震性能等很多方面,与传统施工工艺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以青岛威尼斯商城工程为对象,研究了薄壁方箱的施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成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本工法能有效保证薄壁方箱的上浮与定位,可避免混凝土施工时楼板钢筋变形与方箱的移位。
2.0.2施工简便、操作灵活、占用工期短、需要的机具和劳动力少。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埋入内置薄壁方箱的施工
4工艺原理
4.0.1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有规则地埋入内置薄壁方箱,使钢筋混凝土楼盖内部形成正交同性暗密肋空心楼盖。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5.1.1支模——模板上划线确定箱体间距及抗浮点位置——绑扎底筋放置垫块及预埋管线——绑扎限位、定位卡——用铁丝设置抗浮点——安放箱体——绑扎板面钢筋及拉钩设置——隐蔽工程验收——搭设施工便道、架设砼传送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5.2操作要点
5.2.1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模板上划线定位安放箱体(盒)的位置,减少安装误差,具体安装位置见下图:
5.2.2防止在浇筑砼时,箱体受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而上浮,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方箱四周间隔670mm设置抗浮点,具体位置见下图:
5.2.3安装箱体:箱体(盒)根据放线位置安放,采用定位卡确保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定位钢筋焊接在楼板面筋,具体放置见下图:
5.2.4根据设计箱体上表面到楼面距离是50mm,扣除两层面钢筋厚度,面层钢筋保护层是15mm。
5.2.5为防止在浇筑砼时箱体受混凝土流动性造成箱体上浮,设置抗浮点。 具体做法是根据模板上抗浮点位置用手电钻(采用Φ4钻头)钻透模板,用14#铁丝拴住任一底部受力钢筋串过电钻钻孔的模板处紧紧的锁在底模的支撑钢管上。
5.2.6顶层钢筋绑扎完成后,砼浇注前,再对箱体进行一次检查,对有位置松动或偏移的箱体进行处理。如有因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慎损坏的箱体,及时进行更换或现场封堵,避免砼灌入箱体内。施工中造成薄壁方箱局部损坏,可用塑料布、编织布及封口胶带作修补。孔洞较大时可先于孔内塞麻袋、塑料布之类材料,以浇筑混凝土时水泥砂浆不会进入箱体为准。
5.2.7浇注混凝土时,指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振捣时应采用震动棒或震动器,避免振捣棒直接与箱体接触;以防止损坏箱体。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振动棒先重点振捣箱体周边确保箱体(盒)底部混凝土密实。
5.2.8为保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质量,混凝土宜为先后交替浇筑完成,先注入60mm混凝土后用振动棒直接振捣肋梁混凝土至底模,让混凝土砂浆渗入箱体。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薄壁方箱进行振捣。底层振捣密实后紧接着再注入所需的混凝土,同时振捣。由于箱体底端的底板底厚度相对较小,混凝土中粗骨粒的粒径不宜过大,且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0mm,振捣时应对箱体四周反复振捣,并加大先注入混凝土的振捣量和振捣时间。
5.2.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季节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正常养护,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6.1.1薄壁方箱规格采用600×600×300㎜、600×300×300㎜。
6.1.2模板与支撑系统的其他材料。Φ48×3—3.5㎜钢管、木方、铁钉、14#铁丝等。
6.2主要机具
本工法采用的机具与普通混凝土结构施工相同。主要包括:电钻、锯、锤、电焊机等模板和钢筋加工机具,以及混凝土浇筑用机具。
7质量控制
7.1规范与标准
7.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7.2质量控制措施
7.2.1施工前对照图纸进行模板和钢筋放样,弹出薄壁方箱位置线,进行薄壁方箱排列。薄壁方箱进场后有施工员和材料员按照图纸及放线要求对薄壁方箱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场。
7.2.2为保证箱体安装质量,箱体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钢筋限位措施必须牢固、有效。
8安全措施
8.0.1施工前对各工种进行全面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