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2006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化学会第20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及答案和评分标准
(2006年9月10日 9:00 - 12:00共3小时)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 满
分 4 5 8 7 6 9 11 9 10 10 11 10 100 得
分 评卷人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4分) 2006年3月有人预言,未知超重元素第126号元素有可能与氟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按元素周期系的已知规律,该元素应位于第 八 周期,它未填满电子的能级应是 5g ,在该能级上有 6 个电子,而这个能级总共可填充 18 个电子。(各1分)
第2题 (5分) 下列反应在100oC时能顺利进行:
I II
2-1 给出两种产物的系统命名。(4分)
2-2 这两种产物互为下列哪一种异构体?(1分)
A 旋光异构体 B 立体异构体 C 非对映异构体 D 几何异构体
2-1 I (7R,3E,5Z)-3-甲基-7-氘代-3,5-辛二烯 或 (7R,3E,5Z)-3-甲基-3,5-辛二烯-7-d
或 (7R,3E,5Z)-3-甲基-7-2H-3,5-辛二烯 (注:只要标出氘的位置即可)
用cis- 、trans- 代替 Z-、E-得分相同(下同) (2分)
II (7S,3Z,5Z)-3-甲基-7-氘代-3,5-辛二烯 或 (7S,3Z,5Z)-3-甲基-3,5-辛二烯-7-d
或 (7S,3Z,5Z)-3-甲基-7-2H-3,5-辛二烯 (注:只要标出氘的位置即可) (2分)
2-2 B (立体异构体) (1分)
第3题 (8分) 下面四张图是用计算机制作的在密闭容器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异构化反应 X?Y 的进程图解。图中的“ ”是X,“ ”是Y。
A B C D
3-1 图中的纵坐标表示 (填入物理量,下同);横坐标表示 。
3-2 平衡常数K最小的图是 。
3-3 平衡常数K最大的图是 。
3-4 平衡常数K=1的图是 。
答案:3-1 A和B的摩尔百分数(或答:物质的量的分数或物质的量的百分数);
时间,分(或答:以分为单位的反应进程) (2分)
3-2 A (2分)
3-3 B (2分)
3-4 C (2分)
第4题 (7分) 已探明我国锰矿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但富矿仅占6.4%,每年尚需进口大量锰矿石。有人设计了把我国的菱锰矿(贫矿)转化为高品位“菱锰矿砂”的绿色工艺。该工艺首先将矿砂与硫酸铵一起焙烧,较佳条件是:投料比m[(NH4)2SO4]/m[MnCO3]=1.5;焙烧温度450oC;焙烧时间1.5 小时。
4-1 写出焙烧反应方程式:
(NH4)2SO4+MnCO3=MnSO4+2NH3↑+CO2↑+H2O↑ (1分)
4-2 其次,将焙烧产物转化为高品位的“菱锰矿砂”,写出反应方程式:
MnSO4+2NH3+CO2+H2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