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护理路径在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于锦红 勾 霞 符 冉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锦州 121001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lt;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jyqkent of Cardiology, Jinzhou Central Hospital, Jinzhou, Liaoning Province, 12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on 86 cases yocardial infarc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86 cases 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ethod of nursing.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yocardial infarction, 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lications and enh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refore it is 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yocardi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简介]于锦红(1978.2-),女,辽宁锦州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科室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发展迅速且病情变化比较快,死亡率较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可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猝死,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向年轻化发展,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病的病理基础[2]主要为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流供给中断或者急剧减少,导致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坏死。因此,正确的救治方法、合理的护理方式,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护理服务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护理质量,是正确有效的护理方式。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为25例,女性为18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52.2±3.1)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7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26例,其中前壁梗死患者为15例,下壁梗死患者为16例,后下壁梗死患者为12例;观察组男性为24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51.6±5.1)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8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25例,其中前壁梗死患者为14例,下壁梗死患者为15例,后下壁梗死患者为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梗死部位比较上(P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病例选取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3],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并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神志清楚,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排除严重疾病患者以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