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97362588.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模拟精练】 1.(2014·江苏地理)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A 【解析】选A。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七月份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吹拂下,海水自西向东流,油污带会随着洋流向东漂流,到达印度西海岸海域。 2.(2014·广东文综)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B 【解析】选B。欧洲西北部沿岸没有上升流,更无所谓减弱,因此A错;全球变暖会使北冰洋浮冰和大陆北部冰川融化,冷海水向南流动,使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减弱,所以B正确;极地东风带北移,说明极地高压减弱,极地东风应该减弱,故C错;中纬度降水增加应导致气温年较差减小,而不是增大,故D错。 3.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013·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3~5题。 D 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5.S市主要受 (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C D 【解析】3选D,4选C,5选D。第3题,从经纬度与海陆位置判断S市为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近地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第4题,此题的关键词是“笼罩”。可逐项进行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降水较少,故水汽少,不利于雾的形成 错误 B项 雾的形成需要水汽遇冷凝结,温度高不利于雾的形成 错误 C项 风力较弱,不利于雾的扩散,符合“常被雾笼罩” 正确 D项 若光照较强,则气温较高,不利于雾的形成 错误 第5题,S市位于北纬37度附近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加固训练】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1)、(2)题。 (1)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大陆沿岸的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D.每年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 (2)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C.减缓了北上海轮的航速 D.沿岸地区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A 【解析】(1)选D,(2)选A。第(1)题,根据甲地的经线约为70°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区,P洋流为秘鲁寒流。厄尔尼诺现象不是每年都会出现的,它是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的。第(2)题,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洋流Q为日本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洋流的大规模运动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北上海轮与洋流行进方向一致,可以提高海轮航速;沿岸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类型9:表层洋流分布图 【典型图示】 常见洋流分布图有洋流模式图和实际分布图及等温线与洋流分布的复合图,主要考查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温线与洋流分布的复合图,主要考查等温线弯曲与洋流流向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特殊的是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由于冬夏季节的流向不同,考查与时间(或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 【获取信息】 等表层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以上图为常见洋流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是某半球大洋环流分布示意图,?是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分布。 【信息解读】 表层洋流分布图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空间定位。 (2)确定海陆位置。 (3)结合大洋环流模式图或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确定具体的洋流。 (4)等温线与洋流分布的复合图还需要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流向,根据等温线确定南北半球。 【调动知识】 (1)根据洋流判读所属半球。 中低纬大洋环流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西风漂流在北半球为暖流,在南半球为寒流。 (2)根据洋流性质判断海陆位置。 中低纬大洋环流中,暖流分布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