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201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
1
通信原理
实验指导书
四川理工学院
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实验室安全用电须知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实验室用电安全工作。
二、使用电子仪器设备时,应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规程操作。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三、若电器设备发生过热现象或出现焦糊味时,应立即关闭电源。
四、实验室人员如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五、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后,应先检查保险丝被烧断的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更换合适的保险丝,不得随意加大或用其它金属线代替。
六、实验室内不能有裸露的电线头;如有裸露,应设置安全罩;需接地线的设备要按照规定接地,以防发生漏电、触电事故。
七、如遇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与触电者分离,再实施抢救。
八、电源开关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堆放杂物,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九、电器设备或电源线路应由专业人员按规定装设,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严禁实验室内用电炉、电加热器取暖和实验工作以外的其它用电。
十、严格执行学校关于用电方面的规章制度。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 实验一 取样定理及PAM系统实训…………………..…………… 2
实验二 PCM编码、译码原理实训………………………….…………5
实验一 取样定理及PAM系统实训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取样定理、PAM系统的了解;
2、设计所需的原理电路图,实现整个PAM系统的功能;
3、提高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预习要求
1、预习关于“脉冲模拟调制系统”中的信号取样定理和脉冲幅度调制等主要内容。
2、查阅集成芯片TL084和4066的管脚功能并完成预习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示波器、面包板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方案
图1-1 PAM系统电路方框图
五、实验内容
(一)本实验设计方框图如图1-1所示。
PAM原理见教材相应章节。
1、根据实验电路图,如图1-3所示,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设计;
2、完成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3、元件清单
电阻
阻值
数量
电容
型号
数量
1K
2
0.47U
1
4.7K
1
682
2
3.9K
1
104
1
100
1
683
2
10K
4
集成芯片
CD4066
1
20K
2
TL084
1
36K
2
电解电容
10UF/16V
1
(二)图1-2所示为实验所需各输入信号的电路图。
六、注意事项
1、+5V、-5V、+12V、-12V工作
2、注意各点连线
七、思考题
1、简述取样定理。
2、本实验是什么方式的取样?为什么?
3、若要在还原输出端得到无失真的模拟信号,对抽样时钟有什么要求?
八、实验报告
1、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设计。
2、写出设计心得和遇到的困难。
3、测出相应各点的波形
图1-3 PAM调制、解调电路图
实验二 PCM编码、译码原理实训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PCM编码工作过程的理解;
2. 掌握PCM编、译码的时序关系;
3.熟悉PCM编、译码专用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及其要求;
4. 了解PCM系统的工作过程。
二、预习要求
1、预习关于“PCM编、译码”的内容。
2、查阅集成芯片TP3067、74HC138的管脚功能,并完成预习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示波器、面包板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四、实验电路工作原理
1、基本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也是模拟信号数字化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取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取样是把模拟信号从时间上离散;量化是将取样得到的样值幅度用与其误差最小的有限种规定的幅度代替;编码是将有限种幅度中的每一种用一代码代表。这种用代码代表模拟信号抽样值的编码方法称为脉冲编码调制。它属波形编码技术。
13折线PCM编码是一种实用的国际通用语音编码方法。它的取样速率为8000次/秒。量化电平共256个,因此每取一次样编8位码。第一位为极性码,代表取样值的正负极性。第二、三、四位为段落码,共有8段,通常按自然二进码从小到大排列。最后四位为段内电平码,共16级,段内电平是均匀量化分级,但各段的量化级大小是不同的。第一、二段量化级相等,其值最小,以后各段依次增大一倍。第八段量化级最大,其值是第一、二段的64倍。由此可见各段量化级不。因此13折线PCM编码是非均匀量化编码。它有利于在相同数码率的条件下提高量化信噪比和扩大编码的动态范围。13折线编码中每一路模拟信号编码的码元速率为8000×8=64000波特,常记为64KB。
在PCM通信系统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