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档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doc

发布:2017-08-20约7.3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省档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试行) (辽档发[2007]6号)   为落实科学人才观,客观公正评价档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成果和技术创新,推动档案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档案专业特点,制定本评审标准。   一、评审范围及专业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我省事业、企业单位从事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系列设置一个评审专业,即档案专业。   二、评审等级   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和管理员。其中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通过评审获得资格;馆员、助理馆员和管理员通过考试获得资格。   三、申报及评审标准   凡申报晋升档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且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综合结果均达到合格。   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及评审标准   (一)学历、资历要求   1.档案专业或相近专业(含汉语言文学、历史、计算机、外语、图书馆、文秘专业,下同)大学本科以上毕业满5年,且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5年以上。   2.非档案专业或相近专业参评人员除满足正常参评和破格参评的相应条件外,须连续在档案岗位工作20年以上。   3.虽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但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要求,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除具备正常晋升研究馆员资格标准中的“专业理论要求”、“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计算机要求”外,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晋升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   (1)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不含论文集,下同)上发表5篇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至少3篇,每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下同)或具有专著(译著)、专业书籍等。专著(译著)、专业书籍等条件依照正常申报研究馆员资格“论文和著作要求”中第2、3、4条的规定。   (2)获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成果奖(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九届及以后届次,以前届次按市厅级奖对待,下同)二等奖以上;或地级市(厅)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及相当奖励项目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二)专业理论要求   1.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   (1)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管理学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如档案的收集、整理、著录、鉴定、保管、统计等,能够解决档案管理专业的重大疑难问题,理论上有所创新,有学术观点,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从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信息化、现代化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重点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建设、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缩微、多媒体技术等。能够解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水平。   (3)从事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文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行政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能够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问题,理论上有所创新,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4)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中国历史、辽宁地方史、机构沿革史、文书学知识和古代汉语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重点是研究档案内容,判定档案价值,考证历史史实。能解决档案编研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档案编研理论上有所创新,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5)从事档案接待利用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利用、档案信息开发、档案检索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档案利用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能够解决档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6)从事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档案保护、档案修裱、档案字迹恢复等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能够解决档案保护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7)从事档案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档案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求系统、熟练地掌握档案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重点是在某方面专业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上有所创新,有学术观点,同行专家公认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熟练掌握档案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   3.熟悉本专业有关的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