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调查报道的制度保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广播调查报道的制度保障
浅析广播调查报道的制度保障
调查报道是广播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广播新闻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形式。从2006年以来,国内广播新闻类型台改革方兴未艾,主要手段之一是以调查报道吸引听众、拉高收听率、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江苏新闻广播特别报道部成立近两年来,累计采写播发调查报道超过400篇,多篇稿件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引发中央媒体、省内媒体跟进,仅《人民日报》跟进后配发评论的稿件就有4篇。这些稿件充分彰显了江苏广播的影响力,提升了江苏广播在业界的地位。
如何做好广播调查报道,笔者尝试总结
一、 建立强大的线索收集平台
特报部成立之初,线索收集就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自有的96110新闻热线的基础上,江苏新闻广播又和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达成了线索互换的协议。今年6月,江苏新闻广播对96110新闻热线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具备四个接线员同时上线的能力,招聘了三位接线员,目前每天96110的记录线索约为70条,加上和城市频道互换的线索,每天可以浏览的线索约为140条,这使选题的挑选有了余地。我们还积极拓展微博爆料,加深与江苏新闻广播新浪官方微博35万粉丝的互动,有效扩展了线索挑选的空间。
二、 精挑细选,找出有张力的选题
江苏新闻广播已经形成了有效的选题筛选机制,有专人每天对140条以上的记录进行阅读,挑出有扩展性、能以点带面的线索,和投诉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线索的内容,准备一批预备选题。每天早间的晨会和晚间的选题会上,筛选者把预备选题一一汇报,请领导和众位业务指导分析研判,最终确定可以派记者采访的选题。通过这样精挑细选的过程,尽可能地减少了无效选题对记者人力的浪费,把一些扩展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有张力的选题布置给记者。浅析广播调查报道的制度保障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苏中文学评论的价值,希望大家喜欢!
《苏中文学评论选》的出版,在安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部选集不仅充分展示了从事文学评论工作60余年来个人的思想探索、理论进取和审美追求,让读者尽情领尝八旬老人的学养才情、文学智慧与人格魅力,使其成为一部个人文学评论集的范本。这部选集同时也集中折射了对安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作家、重点作品的梳理、甄别与评判。时空内涵的真实而丰富,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性辨析的自觉而深刻,又使其具有回首过去,正视现实与瞻望未来的文学史的价值。我相信安徽文学界同仁从中读到苏中先生的时候,也同时读到自己,读到自己所熟悉的。
倡导时代精神、坚守审美尺度,是苏中文学评论的核心价值。新时期伊始,他相继发表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十六年提法的异议》《从真实的辩证法走到真实的禁区》以及《百家》杂志创刊词等文章,在国内文学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评论文章,或驳斥某种荒谬理念,或质疑某种错误倾向,或提出自我新的见解,评论格调也严峻、幽默,平常风采各殊,但都本着求知、求解的出发点。正如他本人所说的:这些评论是否深刻或是准确得当,我不敢说,但所说全是真话实话,没有刻意为谁造势捧场之意,更无对谁挑刺之心,有些批评性或否定性意见,也是当时的认知,只是个人的读后观感引发的质疑,并无存心伤人之念。无论是提出真言批评,还是辨证认同时文价值,或是倡导兼容的文学评论观,苏中先生都终得其归之为美学的眼光和历史的眼光。.11665.可见苏中先生的文艺评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基本价值体系,并且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评论实践中,注重拓展经典原理的学理框架与价值内涵,注重结合中国民族文学的气派与风格,使自己的评论文本既不失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先锋。
理论联系实际,面对文本说话,是苏中文学评论的基本
特色。他将评论之道概括为求真、求实、求异,并且具体解释为:求真就是说实话,求实就是尊重文本和评论对象的实际,求异就是说出自己的真知独见。可见苏中先生是深谙文艺评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规律和特征的。在苏中的评论文章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评论家尊重文本对象的实际。他的《第一个十年鲁彦周创作论之一》与《陈登科的小说世界》,无疑是鲁彦周、陈登科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因而苏中先生熟悉他们,其人其文尽收眼底。评贾梦雷的诗歌,他写道:他常常把诗的意境融入到散文的叙述里,在诗境中倾泻真情。评白榕的散文则是:于散文则如恋人般的沉醉其中,把他在人生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所悟、所思、所忧、所喜、所兴、所悲,统统都化作了散文对韩瀚的作品,苏中先生的评价很高,称之为正直文人的正直声音,特别是杂文,既有直面人生深沉思索与评议,又有情真意切的感慨浩叹。文学评论只有面对文本说话,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理直气壮,才能折服读者。苏中先生为后学树立了榜样。
苏中文学评论的价值,还在于他以文学评论作为引领,自觉分析整理本省文学实践的历史及文学发展的态势与走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