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异系统切换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S异系统切换分析报告-华为
CS异系统切换现状分析
当前全网及各RNC的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普遍偏低,基本在98%以下,如下图所示,将8月与9月的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做了一个对比,发现9月各RNC的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较8月指标平均下降了0.3%左右,全网指标也下降了0.18%,仅仅刚过97%,而我们的目标是全网平均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达到98%,其中RNC2753与RNC2755的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为全网最低,均未达到97%,需要重点关注;
CS切换准备成功率是区别于PS异系统切换的一个重要方面,终端在启压模后上报GSM小区的测量报告,RNC判决后将向MSC上发迁移请求,MSC发向2G BSC请求资源,资源请求成功后MSC下发迁移命令给RNC,至此切换准备阶段完成;切换准备成功率与切换成功率在我们的指标中是分开统计的,因此切换准备失败并不会统计在切换成功率中,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准备成功率的分析来检视现网异系统切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参数配置、2G情况、核心网问题等,这些问题同样会造成切换过程中的失败,从而影响切换成功率。因此,如果切换准备成功率较低,切换成功率也一定不会高,如果要达到97%的切换成功率,切换准备成功率最好要达到99%以上;如下所示,当前全网的CS异系统切换准备成功率基本在99%以上,部分RNC(如RNC2755)9月较8月的CS异系统切换准备成功率下降了0.2%左右,对应CS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也有下降。
CS异系统切换问题分析思路
CS异系统切换准备失败问题分析
CS异系统切换准备失败的原因如下表,通常失败原因有如下四类:
VS.IRATHO.PrepFailCSOut.UkwnRNC
VS.IRATHO.PrepFailCSOutReqinfnotavai
VS.IRATHO.PrepFailCSOut.NoRsrc
Other(Counter中未定义类型)
当前全网的CS异系统切换准备成功率基本维持在99%以上,如下表所示,统计了各类原因导致的CS异系统切换准备失败比例,发现导致准备过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other类,可能是2G侧BTS未打开切换入开关或设备问题导致切换拒绝,其次是VS.IRATHO.PrepFailCSOut.UkwnRNC,主要是参数配置错误,需检查RNC中2G小区的LAC信息配置是否正确
针对不同的失败,有不同的原因和处理方式:
VS.IRATHO.PrepFailCSOut.UkwnRNC:
这类失败往往是由于参数配置错误,尤其是LAC的配置;需检查RNC中2G小区的LAC信息配置是否正确?MSC中LAI和CGI信息配置是否正确?MSC中需要配置2G的LAI(MCC+MNC+LAC)或CGI(MCC+MNC+LAC+CI),如果MSC侧配置错误,则回这个失败原因。目前大多数本地网都是2/3G共MSC,LAI的配置应该问题不大,但需要注意跨MSC切换的问题,3G小区和2G小区不共MSC时,必须要配置CGI信息,否则无法切换准备成功;
VS.IRATHO.PrepFailCSOut.NoRsrc:
此类失败可能是2G小区参数配置错误,也可能是2G侧无可用资源。RNC在配置GSMCELL时2G参数如BCCH、BSIC、CI等配置错误,导致BSC找不到对应的小区;或者找到对应的2G小区却没有相应的资源,会回此类失败;
VS.IRATHO.PrepFailCSOutReqinfnotavai:
说明3G上发的迁移准备消息内容有异常,这类问题不多见,一般是2G和3G的加密模式不同造成;
Other:
这类原因在话统中没有具体的原因打点,但是切换准备失败次数中会统计个数,除去其他各类有打点的原因,剩下的我们归为Other类。此类失败在话统中通常没有原因值,但是通过CHR一般可以看到具体的失败原因。最常见的是“OM Intervention”。该原因值不属于RF类问题,可能的原因有:(a)2G侧未打开切换入开关;(b)2G BSC负载过高导致MSC流控;(c)2G设备原因导致切换拒绝;(d)核心网操作导致切换中断
CS异系统切换失败问题分析
一般说来,如果切换准备成功率能够达到99%以上,已经规避掉了多数易导致切换失败的原因,切换成功率应该已能达标,但仍有部只出现在切换过程中的原因导致切换准备无问题,但切换却无法正常进行。
目前切换失败的话统打点有两类原因:
IRATHO.FailOutCS.CfgUnsupp(配置不支持)
IRATHO.FailOutCS.PhyChFail(物理信道失败)
从当前全网各RNC的切换话统指标来看,CfgUnsupp类的失败几乎没有,大多数的切换失败原因值都是PhyChFail。话统的指标虽然只分了两类,但并不说明切换失败的原因只有两种,相反切换过程中的失败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