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CS系统干扰的分析与对策.doc

发布:2017-08-06约5.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 引 言 1 1干扰源及干扰一般分类 1 2 DCS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 2 2.1 电磁场对DCS设备辐射干扰 2 2.2 来自DCS系统外引线的干扰 3 2.3 来自DCS系统内部的干扰 4 3 DCS系统主要抗干扰措施 4 3.1 DCS系统设备选型 4 3.2采用综合抗干扰设计 4 4 结束语 6 DCS系统干扰的分析与对策 郑安明 (浙江火电建设公司,杭州 310016) 摘要:分析了DCS系统干扰的产生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DCS系统;干扰;共模干扰;差模干扰;DCS抗干扰 0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CS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系统,即分散型控制系统,它是工业控制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而DCS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自动化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DCS,有的是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有的是安装在生产现场和各电机设备上,它们大多处在强电电路和强电设备所形成的恶劣电磁环境中。如何提高DCS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从而促进工业生产企业的安全经济运行,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干扰源及干扰一般分类 干扰又叫噪声,是窜入或叠加在系统电源、信号线上的与信号无关的电信号。干扰会造成测量的误差、严重的干扰(如雷击)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干扰源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这些电荷剧烈移动的部位就是噪声源,即干扰源。干扰类型通常按干扰产生的原因、噪声的波形性质、噪声的特性和噪声干扰模式的不同进行划分。按噪声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放电噪声、浪涌噪声、高频振荡噪声等;按噪声的波形性质不同,分为持续噪声、偶发噪声等;按噪声的特性不同,可分为静电噪声、电磁噪声等;按噪声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其中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 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迭加所形成如图1所示。 图1 纯共模信号及波形图 图1中Vc为共模干扰电压,由于信号线对地存在寄生电容Cp,使信号线分别对地产生了干扰信号V1、V2。纯共模信号时:V1=V2=Vc、V3=0,即大小相等,相位差为00,没有干扰电流流经负荷。共模电压有时较大,特别是采用隔离性能差的配电器供电时,变送器输出信号的共模电压普遍较高,有的可高达130V以上。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共模干扰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形成的干扰电压如图2所示。 图2 纯差模信号及波形图 图2中Vd为差模干扰电压,干扰信号直接作用于信号间的两极,使信号线对地分别产生了干扰信号V1、V2。纯差模信号时:V1=-V2、Vd=V1-V2,即大小相等,相位差为1800,干扰电流Io全部流经负荷。这种干扰直接叠加(串联)在信号上,所以又称串模干扰,它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的精度,甚至造成电子元器件的过压、过载等损坏。 2 DCS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 2.1 电磁场对DCS设备辐射干扰 空间的辐射电磁场(EMI)主要是由电力网络、电气设备的暂态过程、雷电、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等产生的,通常称为辐射干扰,其分布极为复杂。若DCS装置布置于所射频场内,就回收到辐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以共模干扰为主,影响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直接对DCS内部辐射,由电路感应产生干扰;二是对DCS通信网络的辐射,由通信线路的感应引入干扰。辐射干扰与现场设备布置的位置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大小,特别是频率有关,一般通过设置屏蔽对绞电缆、改变布置使DCS装置尽量远离强磁场区域、DCS局部屏蔽及高压泄放元件等措施进行保护。 2.2 来自DCS系统外引线的干扰 因为被控现场往往有很多信号同时接入计算机,这些信号线之间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将干扰加到别的信号线上;同时,在电源线、交变信号线的周围会产生交变磁通,而这些交变磁通会在并行的导体之间产生电动势,产生干扰;另外,由于信号的接地点电位不平衡而引起的地环路电流等。这些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都可以通过DCS系统的电源、信号线和地线引入,通常又称为传导干扰,传导干扰在我国工业现场较严重,图3为传导干扰对测量信号的影响示意图。 图3 传导干扰对测量信号影响 (1)来自电源的干扰 实践证明,因电源引入的干扰造成DCS控制系统故障的情况很多。当DCS系统的正常电源由电网供电时,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入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