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京师文化评论(2020年春季号/总第6期).pdf-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 主办;沈湘平-2020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布:2021-07-07约字共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京师文化评论主  编沈湘平执行主编程光泉编 辑 部沈湘平 程光泉 石峰     常书红 杨志特稿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与实践途径肖群忠[1]追求美好生活肯定是广大民众的内在需求,近年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执政的主要理念和目标。这与我们党一贯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主要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比如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更好地解析、诠释、理解这样一个提法。有些学者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从哲学角度来说,哲学活动是思想性的、主体性的,生活一定是有主体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体,美好生活自然不可能离开外在的政治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