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pdf

发布:2025-02-20约3.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

生产力

“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化人工智

能多场景应用,支持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发展”……2024年全国

两会召开期间,人工智能成为代表委员们论及的高频科技热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革新,AI大模型

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助推科技高质量发展、赋能

千行百业的重要推手。在党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下,一幅蹄疾

步稳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人工智能产业井喷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井喷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作出一

系列重要指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

继出台,传递出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强烈信号。

政策红利下,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天眼查最新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达344.4万家,2023年新

增注册相关企业98.2万家,同比增加24.1%;从成立时间来看,人

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业大都比较“年轻”,成立在1-5年的人工智

能相关企业占比52.8%;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三地,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49.8万家、27.7万家以及

27.4万家。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

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无疑

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各地纷纷响应落实,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

智能产业。

记者从上海市政协新闻传播中心官方账号获悉,近年来,上海积极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智能芯片成功流片量产,新一代

AI计算平台已投入试运行。浦东张江、徐汇西岸、临港新片区、闵

行马桥等地形成了四大产业格局,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承

载地,规模以上AI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50家,五年来几乎翻了一

番;产值达到3800多亿元,几乎是五年前的三倍;而产业人才更是

达到了23万,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目前,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市正加快建设更

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人工智能早已成为上海着

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2023年,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福建等省市陆续出台专项

措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数据、场景

等细分领域布局,加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

其中,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于2022年达1500亿元;

全省人工智能相关注册企业约17万家,核心企业900多家,居全国

首位。去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

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率先提出“数据特区”建设,探

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提升广东通用人工智能的数据

规模和质量。

国产大模型大有可为

近期,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从时长、画面、逻辑等

多角度刷新行业指标,再次引发了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热议。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

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

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

业。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AI大模型正引发全球新一轮产业技

术变革。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华为、360集团等国内互联网科

技巨头纷纷布局,推出文心一言、通义千问、360智脑、盘古大模型

等人工智能大模型。

国产大模型大有可为。近期,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公开表示,

自2019年,百度开始深耕预训练模型研发,发布了文心大模型1.0。

经过近四年积累,2023年3月,百度在全球科技大厂中率先发布了

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同年10月,文心一言的基础模型升

级到4.0,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全面提

升。

据悉,截至2023年年末,文心一言的用户规模已突破1亿。目前,

百度人工智能生态包括飞桨产业级模型库、百度大脑AI能力、文心

一言等,同时支持生态工具接入,赋能开发者高效开发AI原生应

用。

去年10月,在2023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推出千亿级参数大模型通

义千问2.0,在多个测评中综合性能超越GPT-3.5,加速追赶GPT-

4。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