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探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探究
【摘要】在我国现有教育方式的情况下,越来越多 的青少年儿童出现不同的心理疾病,轻者会出现一些心理不 健康的反应,例如一些强迫症,焦虑症等;严重的孩子可能 会患有精神异常,出现精神分裂,抑郁症等情况,这些都是 现下不能忽视并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社会上 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寻求心 理解决方法。
【关键字】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心理问题
我国目前各大学校采取的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学 生在随着年级不断的上升,面临的各种作业,各项考试接踵 而来,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有一个造成青少 年儿童心理崩溃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与家长们所不断施加 的压力,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告诉孩子,你的任务就是 好好学习,要考上好的学校,一定要努力读书,用功读书, 不要懈怠。而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孩子们渴望得到轻松的时 刻,却被逼迫无时无刻都要保持一种高度的精神紧张,试问, 如何可以让一根弦永远保持在最最紧绷的状态呢?弦都会 断,更不要说只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了。所以如何让 孩子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释放自身的情绪俨然已成为一 个热点话题。
一、青少年儿童各阶段面临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建议
本文把青少年儿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幼儿 期、童年期以及青春发育期。
婴儿期
婴儿期主要是指0-3岁的孩童,此时的孩子处于第一个 发展加速期,对于大脑的可塑性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在此期间主要学会的动作为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 喜欢模仿新鲜的事物。而在1. 5岁到2. 5岁时期的婴儿家长 应该重点关注婴儿学习语言的情况,这个阶段是掌握母语基 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 3岁末的时候婴儿就基本已经掌握了 母语的一套整体语法规则了。同时,父母还应给予孩子安全 的亲子依恋关系,这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可 以过于疏离,也不可以过于依赖。
适度的关爱才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这个阶 段的孩子,基本是不会产生心理问题的,唯一会造成心理上 的缺口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关爱。
幼儿期 幼儿期的孩子主要是处于3-7岁,相当于是在幼儿园上
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就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 戏来锻炼他们的思维以及认知发展。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个性会初步形成,所以家长应该着
重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培养他们。同时,这个时期的 孩子表现出了一种自尊感,这可能就是心理问题可能产生的 因素,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父母在这个时期应该表现出温暖、关爱的方式,热心参 与到与孩子们的游戏中去,融入他们;二是应该要对孩子的 要求明确,但是不要采取强制性的管束,要民主,给孩子一 定的自由和决策的权力,慢慢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拥有自由 的表达观点权;三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要做到以身作 则,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让孩子从内心尊重你。
在幼儿期这一个阶段,孩子还有出现人生的第一个逆反 期,要求行动的自由,这同样也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认为 父母不停的约束自己的行动,让自己走路,吃饭,甚至穿衣 都要被管束。此时,如果不好好的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很 有可能会导致日后对父母的疏离感。
父母在第一逆反期的时候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进行 教育,首先要明确出现这样的逆反期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 象,要积极努力的去面对;可以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家务 能力,动手能力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要以民主 型的教育方式来渡过这一个阶段。
童年期
童年期指的是处于7-13岁左右的儿童,这个阶段孩子 正在上小学,是在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学 习思考能力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们 接受到了除了父母所带来的教育外,还有学校老师的教导。 孩子要在上小学这六年时期内,训练思维,增强记忆功能, 自我意思的发展,道德的发展以及友谊的发展等。处于这个 时期的儿童,主要面对的是老师给予的学习任务,家长对于 孩子学习的迫切心理和同伴关系的处理。可以看到的是,孩 子们接受的是多方面的动力也有可能是压力。所以,在这个 阶段的儿童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动力和支持,不要过分的压 抑他们的天性。
在教学中应该多多采用一些互动式的教学,发展他们的 想象力、思考力和天分。在家庭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的多 方面兴趣,全面发展,鼓励孩子认识自我的长处和优势。在 同伴关系中,应让孩子多接触自己的伙伴,让他们有充分的 自由空间发展友谊。
此外,在这个阶段,家长不仅应该要注重家庭的教育, 更加要注意的就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孩子们最为敏 感的话题。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家庭关系,才可以让孩 子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健康的成长。
青春发育期
年龄在12-16岁左右的孩子恰好是处在青春发育期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会对一些生理上的话题格外敏感,因为自 身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