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斗轮堆取料机安装、试验.doc

发布:2016-09-22约4.2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Q1000/1600-38型 斗轮堆取料机 (1545-000000) 安装、试验及验收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参照GB4149-94《斗轮堆取料机技术条件》制订,作为DQ1000/1600-38斗轮堆取料机安装、试验及验收的依据。 安装技术要求: 2.1安装用轨道按下述精度铺设。 a.轨道平行度: 检测A、B、C、D各点允许偏差±2mm。 b.对角线差: 检测AC──BD,允许偏差为±2mm. 轨顶水平度: 检测A、B、C、D各点,允许偏差≤1mm。 2行走车轮安装精度: a.同侧轨道上各车轮滚动园的中心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同位差应符合: 同一台车架的两个车轮的偏差不大于1.5mm; 同一支腿下四个车轮的偏差不大于2mm; 同侧轨道上机架下的全部车轮的偏差不大于4mm。 b.同一轴线上一对车轮倾斜方向应相反,且上边应向外倾,车轮的垂直倾斜值ay不得大于测量长度L的四百分之一。 同一台车上一对车轮的偏斜方向应相反,其水平偏斜值ax不得大于测量长度L的千分之一。 2.3门架及各支腿安装精度: a.轴距(A左-B左,A右-B右)偏差为±5mm b.跨距(A左-A右,B左-B右)偏差为±5mm 三角线(B-E,E-C之差)偏差≤12mm d.门架上平面与各支腿下平面四个铰孔中心应平行等高,拼装时不得高低错位。 2.4回转轴承及座圈安装精度: a.安装后,回转轴承座圈上平面对水平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1/2000。 b.回转轴承对门座架中心的位置度不得大于Φ5mm。 5机架安装精度要求: a.机架(包括门架、立柱、前后臂架、平衡臂、拉杆、尾车机架等)安装后相对两轨道中心线(料场主皮带机中心应与两轨道中心重合)最大偏移值a不大于8mm。 b.前后臂架、立柱、平衡臂、拉杆系统等铰轴中心线对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允差b≤2mm. c.机架两侧联接铰轴孔的同轴度不得大于2mm。 2.6俯仰油缸安装要求 a.两个俯仰油缸对臂架中心线的位置度不大于5mm。 b.各俯仰油缸铰轴中心线对臂架的中心线垂直度允差在铰轴长度内不得大于2mm。 2.7带式输送机的安装精度 带式输送机安装应符合GB10595《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的规定,皮带机架中心线直线度不超过8mm,横向水平度不大于3mm。相邻三组托辊的高低差不大于2mm。 托辊组对安装中心的对称度不得大于6mm。 滚筒安装时对安装中心的对称度A不大于8mm. 水平偏斜B不大于1mm 垂直偏斜C不大于1mm 2.8旋转联接件安装要求 刚性联轴器的端面跳动和径向园跳动不大于0.1mm。 2.9液压元件安装要求 a.液压元件安装前应进行清洗、试压、防污物、防泄漏。液压油经精滤。 b.泵和油马达安装时必须对中,启动前必须充满液压油。 c.安装阀件时不得用重力、重锤等冲击。 d.液压钢管须经喷砂或酸洗除锈清洁处理,安装时必须确认管内无锈、无氧化皮、无污物。其弯曲时曲率半径(3~4)d。 e.管道要排列整齐美观,并且进、出油口和管道中间要有固定防振支座,支座间距为:当管径10毫米时支座间距≤1米。 当管径10~25毫米时支座间距1.5米 当管径25~50毫米时支座间距2.00米 当管径50毫米时支座间距≤2.5米 2.10电气设备 a.安装前对所有高压元件进行绝缘检查,电机、电器安装牢固。 b.终点及行程开关经调整后,必须动作安全可靠,对裸露外部的接线应有防磨损防短路措施,信号(操作、故障、报警信号)应可靠,并在视听可及的地方。 c.动力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绝缘导线不得有中间接头,但可用接线盒或分接箱,并必须有防水等护套。 d.弱电与强电,交流电与直流电总开关箱前后的布线照明和动力线路不得敷在同一保护管内,不同电压等级尽量不在一个管内。所有导线终端应具有的线号标牌并与图纸相符。 e.整机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轨道的接地由用户按有关规定进行。 2.11油漆涂装技术要求 a.机器安装完毕后,整机应全面涂面漆一遍。 b.经切割,焊接及运输碰撞的受损表面应校正磨光,清除飞边、毛刺、熔渣、飞溅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