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若干思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若干思索
摘要: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灾害是我国主要的 自然灾害,“是不冒烟的林业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 的大敌。林业病虫害制约了生态建设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时 期,减少灾害,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我 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病虫害;树木病害
引言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 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 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 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 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 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 品。
1森林病虫害工作的作用
病虫害是森林工作中最具有影响和威胁的环节,在我国各类森林病虫害面积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因 此在工作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
点。病虫害出现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常发性森林病 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
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损失严重
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损失严重;
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
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
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 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 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因此,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和类型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 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 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 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 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 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
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蛹虫等侵染 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 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 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 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 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 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 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 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 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 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 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 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 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 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3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 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 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 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 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 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 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 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 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 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 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 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 治。
4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应如何来预防和治理,笔者认为根 据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 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4. 1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对发生植物检 疫对象地区,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对种籽、苗木、其他繁 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 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
4. 2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 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 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 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 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4.3加强育苗消毒处理 在苗圃建设中,由于种籽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