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电路板焊接及开发环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1.电气特性 EIA-RS-232C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都作了规定。 在TxD和RxD上:逻辑1(MARK)=-3V~-15V 逻辑0(SPACE)=+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 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3V~+15V 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V~-15V * 电路板焊接与调试 单片机与PC机通信环境 仿真开发环境简介 一、电子元件的认识与判断 1.电阻元件(1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0) 名称 图形 符号 1/4W电阻 读数:22×101±5% 名称 图形 符号 1/2W 电阻 读数:22×101±5% 名称 图形 符号 1W 电阻 读数:10×102±5% 名称 图形 符号 读数:5W6.8Ω 水泥电阻 名称 图形 符号 可变电阻 2.电容元件 名称 图形 符号 电解电容 负极 正极 名称 图形 符号 陶瓷电容 读数:10×103PF=0.022uF 3.二极管元件 名称 图形 符号 二极管 4.三极管元件 名称 图形 符号 晶体管三极管 5. 印刷电路板元件 名称 图形 印刷电路板 二、装配工艺 1、焊接 在装配工作中,焊接技术很重要。元件的安装,主要利用锡焊,它不但能固定零件,而且能保证可靠的电流通路,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仪器质量。 烙铁的使用 烙铁是焊接的主要工具之一,焊接收音机应选用25W—35W内热式电烙铁。新烙铁使用前应用锉刀把烙铁头两边修改成如(图1—1)所示型状。并将烙铁头部倒角磨光,以防焊接时毛刺将印刷电路板焊盘损坏。如采用长命烙铁头(图1—2)则无须加工。烙铁修改完成即可接通电源,在温度渐渐上升的过程中,给烙铁头部上锡,使烙铁头上沾附一层光亮的锡,烙铁就可以使用了。 烙铁温度和焊接时间要适当 焊接时应让烙铁头加热到温度高于焊锡溶点,并掌握正确的焊接时间,一般2~3秒钟。时间过长会使印刷电路板铜铂中跷起,损坏电路板及电子元器件。 焊接方法 一般采用直径1.2—1.5mm的焊锡丝。焊接时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拿电烙铁。在烙铁接触焊点的同时送上焊锡,焊锡的量要适量。太多易引起搭焊短路,太少元件又不牢固。(图1-3) 焊接时不可将烙铁头在焊点上来回移动或用力下压,要想焊得快焊得好,应加大烙铁和焊点的接触面。增大传热面积,焊接也快。 另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低烙铁与焊接点触时间太短,热量供应不足,焊点锡面不光滑,结晶粗脆,象豆腐渣一样,那就不牢固,形成虚焊和假焊。反之焊锡易流散,使焊点锡量不足,也容易不牢,还可能出现烫坏电子元件及印刷电路板。总之焊锡量要适中,即将焊点零件脚全部浸没,其轮廓又隐约可见。(图1—4) 焊点焊好后,拿开烙铁,焊锡还不会立即凝固,应稍停片刻等焊锡凝固,如未凝固前移动焊接件,焊锡会凝成砂状,造成附着不牢固而引起假焊。 焊接结束后,首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焊,搭焊及虚焊等现象。虚焊是比较难以发现的毛病。造成虚焊的因素很多,检查时可用尖头钳或镊子将每个元件轻轻的拉一下,看看是否摇动,发现摇动应重新焊接。 2、元器件准备 将所有元器件引脚上的漆膜、氧化膜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搪锡(如元器件引脚未氧化则省去此项),根据示图1、2要求,将电阻、二极管弯脚。 3、插件焊接 1、按照装配图正确插入元件,其高低、极向应符合图纸规定。 2、 焊点要光滑,大小最好不要超出焊盘,不能有虚焊、搭焊、漏焊。 3、 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如图4 。 元器件焊接步骤 先焊接电阻、二极管等低小元件,然后焊接集成插座,最后是较高元件。 特别提示: 每次焊接完一部分元件,均应检查一遍焊接质量及是否有错焊、漏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可保证焊接的一次成功而进入下道工序。 4、检查 装配焊接完成后,请检查元件有无装错位置,焊点否有脱焊、虚焊、漏焊。所焊元件有无短路或损坏。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更正。 三、电路调试 在元器件装配焊接无误后,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调试工作。 仿真器调试: 安装WAVE6000仿真器软件 接好硬件电路,将仿真器串口接到pc机上 给仿真器加电,在电脑上打开wave6000,选择硬件仿真器,仿真头选择8751(与8051指令兼容) 新建自己的.asm文件,命名为xx.asm, 然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