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基于索店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docx
PAGE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基于索店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必要性
(1)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旨在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要性不言而喻。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4元,但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以农村厕所革命为例,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5年的38.1%提升至2019年的68.3%,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卫生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例,据2019年《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仅为48.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更低,仅为20.3%,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不仅污染了水体,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质量,为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整治后的农村环境更加宜居,有助于吸引人才回流,推动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二、索店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与成效
(1)索店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首先开展了村庄规划,明确了整治目标和具体措施。规划中强调生态保护与村庄发展相结合,确保整治工作既美观又实用。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多个方面。
(2)在实施过程中,索店村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发动村民参与、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技术支持等。村民通过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了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同时,引入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整治工作质量。例如,污水处理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3)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索店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道路整洁宽敞,绿化覆盖率高,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村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此外,整治后的索店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乡村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启示与展望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其次,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民主协商等方式,让村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形成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未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例如,在污水处理方面,可推广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处理等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垃圾处理方面,可探索资源化利用模式,如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此外,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提升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应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村产业升级、人才回流、文化传承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