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一、健康管理行业背景及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一)健康管理的作用
2005年1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25 号文件《 关于同意将医疗救护员等2 个
新职业纳入卫生行业特有职业范围的函》将健康管理师列为卫生行业特有职业
(工种)归入卫生部进行管理。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作为职业管理部门,
于2006 年成立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专家委员会”,进行卫生行业健康管理
师国家职业标准、教材、题库的开发及培训、远程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考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指导和评估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培训、鉴定实施单位的
工作等职责。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陈君石院士担任,副主
任委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黄建始教授等担任。中国CDC副主任侯培
森、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等预防医学专家以及临床医学、心理学、循证医
学、教育管理、健康管理技术、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专家担任委员。
由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制定的,并由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
《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对健康管理师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
水平作了明确解释。“职业标准”将健康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人群及个人的健康维
护计划及管理的相关人员。他们从事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 8 个方面:(1)采
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2)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
(3)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4)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5)
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维护;(6)个人或群体的健康教育和推广;(7)健康管理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8)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
(二)健康管理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健康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
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来控制疾病,达到健康促进的最大效果。通常认为,对评价个
体给予了评价结果又进行了健康教育者效果好于只给予评价结果者,进行了健康
危险评价又给予了评价结果者效果好于只进行评价者。
健康管理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
公司以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进行个性化的管
理,已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开支的良好作用。
2企业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人群。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健康管理在
企业的应用主要在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企业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与控制、企业
人力资源分析等3个方面,其出发点及归宿点都是为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美国健康与生产效率管理学会(IHPM)对此进行了精辟
的论述:“健康与生产效率整合与员工健康有关,从而影响其工作绩效的所有数
据和服务,它不仅测量健康干预措施对员工健康的影响,还测量干预措施对企业
生产效率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员工健康对于企业的重要
性,疾病预防而非治疗获得了企业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不少企业已将员工定期体
检作为保障员工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企业引入了员工健康风险评估项目。
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规范,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体检后
的健康干预与促进,实施工作场所的健康管理项目将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
主要方向。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民群众接
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二级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社区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健康管理可以
为社区卫生服务在以下3个方面提供帮助:第一,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
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第二,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第三,实
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管理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有望成为社区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
我国的健康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0年之后,健康管理相关机构
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有五千多
家,发展势头之迅猛可见一斑。为填补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基线资料的空白,
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女医师
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六大主流医学团体在2007-2008 年联合组织了一次调查。本
次调查共收集到全国范围内的5744 家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其中名称使用数
量位于前三位的是体检中心、健康咨询公司和健康管理管理公司,分别占总数量
的64.5%, 14.0%和6.1%。健康服务公司、健康科技公司数量其次。其它名称的如
健康教育公司、亚健康公司等数量较少。还有部分美容机构、健康顾问公司、保
健公司、健康研究中心、健康推广公司、健康产业公司等也将“健康管理”列入
3其服务范围。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4 年以来,
国内健康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