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最新符号及其表示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302—1992《技术制图——标注表面特征的方法》。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注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其他图样和技术文件也可参照采用。
?
2 引用标准
?
GB 1031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GB/T 13911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 3505 表面粗糙度 术语 表面及其参数
GB 4054 涂料涂覆标记
GB 10610 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B 12472 木制件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
3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
3.1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 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要求给定。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3.3 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表1。
?
表1
?
符 号 意义及说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
3.4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5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的标注见表2,Ra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
表2
?
代 号 意 义 代 号 意 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Ra的最小值为1.6μm ?
3.6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值(单位为微米)的标注见表3,参数值前需标注出相应的参数代号。
?
表3
?
代 号 意 义 代 号 意 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y的最大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200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200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y的上限值为12.5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Ry的最大值为12.5μm ?
?
3.7 取样长度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见图1。
?
?
图1
?
若按GB 10610—1989第6.1条中表1、表2的有关规定选用对应的取样长度时,在图样上可省略标注。
3.8 若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值、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值或轮廓支承长度率tp时,应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数值写在相应代号的后面。图2a是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上限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