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唐诗三百首》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4:《唐诗三百首》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由于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后则泛指诗人。“伛偻提携”句中的“提携”则指被搀扶的人,即老人。
B.“三元”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称“落第”“下第”。
C.《唐诗三百首》由唐代孙沫选编,共收入77位唐代诗人的300余首作品。收录的诗歌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泰戈尔则是印度文学巨匠,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提携”的解释是错误的。在古文中,“提携”通常指牵扶,携带,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故选A。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绰号,有的绰号与他使用的兵器有关,如:大刀关胜,铁扇子呼延灼等。
B.“唐诗崇情”,在《唐诗三百首》中,我们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
C.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均出自他之手。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集中体现在他的诗集《吉檀迦利中》。
D.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还擅长绘画。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就用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给全诗笼罩上阔大的气氛。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辨析。
A.呼延灼的绰号是双鞭;
故选A。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是中国近体诗中极富想象力的诗歌总集。B.《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巨匠,该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三百首作品。
D.《火把》借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A.“近体诗”表述有误,应为“现代诗”;
B.“该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述有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诗集《吉檀迦利》;
C.“三百首”表述有误,应为“三百多首”;
故选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B.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藻饰,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
C.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虽然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却有诗的味道了。
D.《唐诗三百首》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边塞旅行、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山林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分析。解答此类题,先通读所给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找出病因。
C.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虽然……,却……”改为“如果……,就……”。
故选C。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写法由原先的尽情地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火把”,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如《新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
E.《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
【答案】AC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A.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写法由原先的尽情地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表述有误;
C.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故选AC。
6.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吉檀迦利》就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B.《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C.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了在狱中写下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如《鱼化石》《火把》,诗风自由,是自由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