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_超临界CO萃取在植物和药物提取中的应用.ppt

发布:2016-11-18约4.8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超流萃取技术研究所 1.德国伍德公司 2.国外设备的生产情况 参考文献 1 谢春英, 袁雨婕, 宁德山, 等. 超临界CO2萃取芝麻油及芝麻素的工艺研究[J] . 中药材, 2007,30 (9): 1163~1165. 2 Hui Y H.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第二卷)[M] . 徐生庚, 裘爱泳, 译. 第5 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 宋玉卿, 于殿宇, 张晓红等. 大豆胚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 28(10): 293~297. 4 赵怡,张国英,肖中华,邱琴超.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草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9):705~706. 5 姜爱丽,胡文忠,刘程惠,等. 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J]. 加工工艺,2009,9( 6) : 50 - 53. 超临界CO2萃取在植物和药物提取中的应用 生化学院 研化14: 奎仔 学号:******** 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因素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与特性 超临界CO2萃取优点与缺点 物质有三种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物质的第四态:超临界状态 流体状态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与性质 基本概念: 当把处于气液平衡的物质继续升温、升压时,热膨胀引起液体密度的减小,而压力的升高又使气相密度变大,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点时,气液两相的相界面消失,成为一个均相体系,这一点就是该物质的临界点。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都处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称该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该流体为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流体中,CO2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流体。CO2因其无毒、不燃烧、与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优点,最为常用。 超临界 相 密度 (g/ml) 粘度(g/cm·s) 扩散系数(cm2/s) 气体 10-3 10-4 10-1 超临界流体 10-1 10-4 10-3 液体 1 10-2 10-5 超临界流体的主要特性: 超临界流体的主要特性: 1.密度类似液体,因而溶剂化能力很强,压力和温度微小变化可导致其密度显著变化; 2.粘度接近于气体,具有很强传递性能和运动速度;扩散系数比气体小,但比液体高一到两个数量级; 3.介电常数,极化率和分子行为与气液两相均有着明显的差别; 4.零表面张力使它易溶入多孔性物质中; 5.消除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扩散阻力。 6.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以改变,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只要改变压力或加入适宜的夹带剂即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可选择范围广。CO2本身是非极性的,可以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加入一些C2H5OH,则可以萃取一些极性的化合物。 试剂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CO2 31.06 7.38 甲烷 -83.0 4.6 丙烷 97.0 4.26 二氯二氟甲烷 111.7 3.99 甲醇 240.5 7.99 乙醚 193.6 3.68 萃取原理概述: 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就可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问: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那么我们怎么有效分离呢? 但事实上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原理 流量计 CO2 钢瓶 冷箱 泵 泵 流量计 分离 分离 萃取 混合 超临界CO2萃取基本流程图 精 馏 柱 携带剂 ? 解析(分离)方法  等温法 通过变化压力而使萃取组分从超临界流体中分离出来。萃取了溶质的超临界流体经过膨胀阀后压力下降,其溶质的溶解度下降。溶质析出由分离槽底部取出,充当萃取剂的气体则经压缩机送回萃取槽循环使用。 ? 解析(分离)方法 等压法 利用温度的变化来实现溶质与萃取剂的分离。萃取了溶质的超临界流体经加热升温使萃取剂与溶质分离,由分离槽下方取出溶质。作为萃取剂的气体经降温升压后送回萃取槽使用。 ? 解析(分离)方法 吸附法 采用可吸附溶质而不吸附萃取剂的吸附剂使两者分离。萃取剂气体经压缩后循环使用。这种方法通常可用于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产物中的杂质以纯化产品的工艺过程中。 压缩机 萃取釜 热交换器(制冷) 二氧化碳循环泵 超临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