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回流浓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性污泥回流浓度 污泥回流的作用 1 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2 通过回流可控制各反应池的MLSS,可以提高生化系统 的抗冲击能力,避免进水冲击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3 在脱氮除磷工艺中,回流至缺氧段的还可为兼性厌氧菌 提供所需的氧气 SVI 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的指标,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 对于污泥区来说,要求二沉池的污泥浓度尽量的高,就需要二沉池的污泥区应保持一定的容积,一定的高度,以保证污泥有一定的浓缩时间;另一方面,污泥区的容积又不能太高,以避免污泥区的停留时间过长,因缺氧而失去活性,甚至反硝化或腐化上浮 * * RQXR = (Q+RQ)X X = XR 曝气池 二沉池 Q Q + RQ X Q - QW QR = RQ QW XR 式中: R ---污泥回流比%; Xr---回流污泥浓度kg/m3; X ---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 kg/m3 根据上式可知: 1 限制MLSS值的因素有回流比R与二沉池中回流污泥的浓度 XR,而后者则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2 曝气池中的MLSS不可能高于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比愈大,两者愈接大 回流污泥浓度应尽可能的高,在很大程度上与 1 活性污泥的性质 2 二沉池内污泥浓缩性能 SVI 浓缩时间 二沉池的构造 影响污泥回流浓度的因素 (1)二沉池中普遍存在着四个区:清水区、絮凝区、成层沉降区、压缩区。两个界面:泥水界面和压缩界面。 (2)混合液进入二沉池以后,立即被稀释,固体浓度大大降低,形成一个絮凝区。絮凝区上部是清水区,两者之间有一泥水界面。 (3)絮凝区后是一个成层沉降区,在此区内,固体浓度基本不变,沉速也基本不变。絮凝区中絮凝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层沉降区中泥花的形态、大小和沉速。 (4)靠近池底处形成污泥压缩区。 二沉池的实际工作情况 SVI的测定 (1)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试样; (2)测定MLSS(g/L); (3)把试样放在一个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min,读出活性污泥的体积(mL); (4)按下式计算: SVI在合理的范围内,其值愈大,回流污泥浓度愈大 浓缩区的高度和停留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固体负荷 2 二沉池进、配水方式 3 刮泥机种类与性能 4 污泥回流量 5 二沉池的池型,泥斗的容积等 对于清水区,高度不能太高,因为水深会影响流态,特别是活性污泥法二沉池中存在异重流现象,主流会潜下,冲击进行沉降的污泥 总之,二沉池的构造 及池内的泥水分层状况,影响污泥的浓缩时间,最终影响出泥浓度 常用浓缩时间取值表 处理工艺 浓缩时间 (h) 传统活性污泥法 1.5 - 2.0 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 1.0 - 2.0 生物除磷活性污泥法 1.0 - 1.5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