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什么是室分.ppt

发布:2017-10-15约1.2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由于城市中现代高楼越来愈多,楼层也越来越高,室外的宏站信号很难覆盖到大楼内,尤其是现在的住宅小区规模非常大,动辄几十栋楼,在园区内的楼几乎接收不到宏站信号,地下室更是信号盲区。而建设宏基站又非常困难,,为实现在此类建筑内顺利打通电话的目的,催生了室内分布工程的出现。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作用 克服建筑屏蔽,填补建筑物内的盲区—地下室、电梯内、卧室等内部房间--改善网络指标 解决高层建筑信号干扰---两个宏站信号同时覆盖,但都比较弱,来回切 吸纳话务量,增加话费收入------室内打电话的人比室外的人多,--高级办公楼 抢占资源,加强竞争---移动建设的室内WLAN工程,在互联网的锅里分一杯羹,建设大型的地下商场信号覆盖,突显移动覆盖的广泛性—五棵松地下 室内覆盖前存在的问题 隔墙的阻挡(5~20dB) 楼层的阻挡(20dB以上) 家具等其它障碍物的阻挡(2~15dB) 当前电磁环境 高层建筑(20层以上) “孤岛效应”—— 同频、领频干扰严重,手机无法上线。 “乒乓效应”—— 信号强度理想,但切换频繁,通话困难 室内覆盖前存在的问题 “孤岛效应---当基站位置过高时,其覆盖的范围就会增大,由于遮挡物少,以及不同密度空气层的折射,信号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此时手机可能会收到该基站信号。但由于手机信号较弱,上行信号却无法到达该基站,形成“孤岛效应 ------造成单通。 室内覆盖前存在的问题 乒乓效应 GSM系统中,所有的切换都是硬切换.当切换发生时,手机总是先释放原基站的信道,然后才能获得新基站分配的信道,是一个“释放-建立”的过程,切换过程发生在两个基站过度区域或扇区之间,两个基站或扇区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 ------打不了电话 解决室内覆盖的基本方法 信源的接入方式: 微蜂窝基站接入 宏蜂窝基站接入 无线接入——选取周围基站小区的信号--各种直放站的使用。 解决室内覆盖的基本方法 宏蜂窝基站接入:从宏站上的BTS分出一路信号来覆盖一栋建筑物, 微蜂窝基站接入:在一栋大楼里找个机房,新建一套“小的”基站,我们称之为微蜂窝, 解决室内覆盖的基本方法 宏蜂窝与微蜂窝的区别:宏蜂窝就是大站, 解决室内覆盖的基本方法 微蜂窝基站: 解决室内覆盖的基本方法 直放站方式:------“用你家的水,浇我家的地” 利弊分析,不能分担话务量,给室外的大站造成负担,如果使用了干放还会增加对大站的干扰。 建设速度较快,不需要机房,物业楼的要求小,适用于紧急覆盖,成本小。某些楼宇没有传输路由,也可以做直放站覆盖 各类直放站图例 室内直放站(含宽带和载波选频) 室分的基本架构---打开一张图纸 * * Comba 中继端机 C镇 A镇 B镇 基站设备 覆盖端机C 覆盖端机B 覆盖端机A Comba Comba Comba 光纤 光纤 光纤 BS 室内 直放站 平面 天线 壁挂天线 吸顶天线 吸顶天线 二功分器 二功分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