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电与安全用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供电及安全用电 第一节 发电、输电概述 发 电 输 电 配 电 二、 输 电 三、 配 电 第二节 配电设计基础 配电线路的基本方式 配电线路的基本元件 第三节 触电形式和触电的预防 触电形式 安全电压 触电的预防 触电急救 一、触电形式 二、安全电压 3. 电压对人体的伤害 三、触电的预防 第四节 触电形式和触电的预防 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 第五节 静电防护和电气防火防爆 静电防护 电气防火防爆 * * 第一节 发电、输电概述 第二节 配电设计基础 第三节 触电形式和触电的预防 第四节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第五节 静电防护和电气防火防爆 目录 返 回 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压一般为 6 ~ 10 kV。 一、发 电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组成。 核能量发电 核能量 火力发电、内燃机发电 化学能量 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 自然能量 返回 输电就是将电能输送到用电地区或直接输送到大型用电户。 输电过程中, 一般将发电机组发出的 6~10kV 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变为 35~500kV 高压,通过输电线可远距离将电能传送到各用户。 返回 从发电厂到用电地区距离愈远,要求输电线电压愈高,我国国家标准输电线电压为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配电是由 10kV 级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降压)变压器所组成。它的作用是将电能降为 380/220V 低压再分配到各个用户的用电设备。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高压:1kV及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 低压:1kV及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 有220V、380V。 安全电压:36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有:12V、24V、36V等。 返回 返 回 一、配电线路的基本方式 1. 放射式配电网 放射式供电的特点是运行中互不影响,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或进行检修时,不会影响其它线路的供电。 这种配线方式可用于大型、位置分散的集中负载。 返回 配电变压器 接负载 返回 2. 树干式配电网 配电变压器 树干式供电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所用开关设备较少,工程费用较低。但当干线发生故障时,该干线上的所有用电设备都要停电,影响范围大,故供电可靠性较差。 二、配电线路的基本元件 返回 1. 开关: 手动开关QS: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可以用于接通电路或断开电路,在供电系统中常作隔离开关使用。 自动空气断路器QF:它相当于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和欠压继电器的组合,是一种自动切断故障电路用的保护电器。 返回 2. 熔断器:熔断器是一种保护电器,在电路中出现短路时,其过大的短路电流将熔丝烧断,达到切断故障电路的目的。 返 回 触电,就是指人的身体接触到带电物体,有电流流过人体,产生了各种伤害人体的现象。 触电事故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事故和间接接触触电事故。 1. 直接接触触电事故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电气设备正常带电部分引起的触电事故。 单相触电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中,当人体与任何一条端线接触时,就有电流流过人体,这时人体承受的电压是电源的相电压。 返回 返回 R0 ABC 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由人体电阻(包括人体与地面的绝缘情况)决定 双相触电 双相触电是指人的身体有两部分同时触及三相电源的两条端线,这时人体承受电源的线电压。 返回 显然,双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后果也更严重。 R0 ABC 2. 间接接触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到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仅在事故情况下才会带电的部分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返回 按人体所受伤害方式的不同,触电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主要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致死亡。 电伤,主要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表面或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都是指电击而言。 返回 1.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为 104 ~ 105? ,当出汗、承受的电压增加以及皮肤破损时,人体的阻抗值都会急剧下降。 2. 电流强度对人的伤害 人体允许的安全工频电流: 30mA 工频危险电流: 50mA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则伤害愈大。 返回 触电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就越危险。 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