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2010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发布:2018-06-28约6.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09.11. 同学们:本份试卷共七页试题,一张答题纸。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否则不能得分。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N―14;O―16;F―19;Na―23;P―31;K―39;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氢气球升到高空后破裂 B.稻谷酿酒 C.铂金加工成首饰 D.工业制氧 2.导致下列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与煤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有关的是 ( ) A. 温室效应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酸雨 3.生活中的物质大多隶属于不同的分散体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 ) A. 牛奶 B. 蒸馏水 C. 食盐水 D.泥水 4.在化学实验室中,如何分离第3题分散系中的物质? A. 蒸发 B. 蒸馏 C. 过滤 D.分液 5.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 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 A.-6 B.+4 C.+6 D.+7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7.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北京时间9月23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澳大利亚东部, 将悉尼整个天空染成了红色。它造成空气中哪种有害成分的增加? ( ) A. 二氧化氮 B. 可吸入颗粒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8.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 7%的氢和4%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 分子 9.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造成50年来最严重水灾。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 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 A. 明矾 B. 生石灰 C.液氯 D. 食盐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C.蔬菜中不可能含有铁元素 D.对生物而言,氮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1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化学性质 C.组成 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12.下列变化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是( ) A.电解水 B.燃烧氢气 C.氢气液化 D.过氧化氢分解 13.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用镊子夹取氯酸钾固体 B.鼻子直接凑到瓶口闻气体的气味 C.用排水法收集O2 D.把回收的二氧化锰倒回原瓶 14.只有微观意义的符号是( ) A. Ne B.2N2 C.Cu D.CO2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和分子个数一定改变 16.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仅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7.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的质量等于氯化钾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D.镁带在空气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