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性能指标题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TE性能指标介绍
TD-LTE无线质量分析方法
2
表征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集
分析数据准备
综合OMCR网管统计、MR报告、道路测试和扫频等形成完整指标集;
按感知评估和优化分析分为两个子集(表),感知评估维度有接入性、保持性和完整性,优化分析维度有覆盖、干扰和容量;
明确指标名称、用途、定义、计算公式、统计粒度和当前支持情况等信息。
网络状况评估
网络问题分析
分析影响关键指标的因素
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约束关系、关联的参数和取值门限;
挑选和评估用于衡量LTE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给出评估网络感知差和质量差小区的指标、门限和分析方法;
通过现场测试、查勘、参数修改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指标组合定位网络问题
基于“二步四象限”法对网络进行宏观分析,基于提炼的分析规则对网络进行微观分析;
结合现网,从优化分析的覆盖、干扰和容量,从感知评估的接入、保持和完整,分针对个别TOPN小区开展深入分析,定位问题原因。
2张表-完整指标集
面向网络感知,制定感知分析表
接入性指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EPS附着成功率数、RRC连接平均建立时长、EPS平均附着时长
保持性指标:无线掉线率
完整性指标: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比特率、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丢包率、用户面下行PDCP层弃包率、用户面下行PDCP层包平均时延
突出端到端的客户感知多维度分析能力,力求能真实、准确反映客户使用网络的感知。可以作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网络质量管理的主要监控指标。如果其中某个指标劣于门限值或者平均值值,说明可能存在影响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问题。
面向网络优化,制定优化分析表
覆盖:低UE发射功率余量小区、UE高发射功率小区、CRS-RSRP弱覆盖小区小区数和TA平均值等33个指标
干扰:小区重叠覆盖度、CRS下行平均SINR值、下行平均CQI值、小区下行平均误块率、上行SRS-SINR平均值、接收干扰功率、上行子帧级IoT等21个指标
容量:小区RANK2占比、小区双流下行传输TB数占比、下行每PRB平均吞吐率、下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等21个指标
突出从多个数据源全面分析网络性能的能力,利用各维度内指标集间的关联与约束关系,使能合理、客观地评价网络质量,指导均衡地进行网络优化。
2张表-关键指标及门限
4
维度
方向
网管
MR
路测
覆盖
下行
——
CRS-RSRP=-110dBmTA=720Ts?
CRS-RSRP=-105dBm
上行
——
UE发射功率余量7dB
UE每PRB发射功率=-3.3dBm
干扰
下行
平均CQI=10下行残留BLER=10%平均MCS=15
CRS-RSRQ=-12.5dB
CRS-SINR=-3dB
上行
下行残留BLER=10%平均MCS=18
RIP-110dBm(业务闲时)
SRS-SINR=-3dB?
容量
下行
下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5双流下行TB块占比=50%每PRB平均吞吐率=174bit/PRB
——
下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5双流下行TB块占比=50%每PRB平均吞吐率=174bit/PRB
上行
上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0每PRB平均吞吐率=136bit/PRB
——
上行每时隙调度业务PRB数80每PRB平均吞吐率=136bit/PRB
维度
感知较好小区
接入性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99%RRC连接平均建立时长=200ms
保持性
E-RAB掉线率=5%下行每100Mb平均切换数=2.5
完整性
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比特率=300kbps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丢包率=1%用户面下行PDCP层弃包率=1%用户面下行PDCP层包平均时延=100ms
8个分析规则
5
维度
规则
涉及指标
主要应用
覆盖
UE高发射功率
UE高发射功率、路损、UE占用的PRB数
用于优化上行功控参数
覆盖
信号切换与边缘覆盖关系
RSRP分布、切换点RSRP
用于优化切换参数
干扰
干扰定位
RIP、IoT
用于定位干扰性质、干扰频点和干扰位置
干扰
SIR与网络结构
SIR、SINR、网络结构
用于判断干扰强度和结构优化
容量
双流与TM模式转换
Rank 2的比例,双流TB块比例,下行平均误块率、SINR分布
用于优化TM单/双码字转换门限
容量
MCS调度算法
下行每PRB的平均吞吐率、下行平均误块率、MCS平均值、CQI平均值
用于优化CQI偏置设置
容量
软拥塞
小区下行弃包率、PRB占用率
用于扩容调整
容量
硬拥塞
CCE占用率,原因值为无线资源不足的E-RAB连接建立失败率
用于调整PDCCH资源规划
6
3个感知测试方案
用户感知掉线:流业务的缓冲区容量下降至缓冲区空间的3dB以下。
保持过程的中断时延:UE从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