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费美学初探.pdf

发布:2019-03-16约9.8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08.2 消费美学初探 王俊棋 究,忽视了消费者的“权利”(right)。阿多诺等人显然低估 了西方哲学中理性的力量和政治民主制度的正面作用,也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部分发达 低估了自由市场作为经济平台的基本正当性。“法兰克福 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从批判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到否定一 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进入了一个在物质上极大丰 盛,社会重心由生产过渡到消费,文化趣味由精英转向大众 切文明成就,从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到虚无主义地否定文 的“丰裕社会”。西方学者基于不同的学术理路,将这一社 化本身。甚而否定一般人类存在的精神尺度,这是它的‘否 定的辩证法’的必然归宿;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革命要求没 会形态称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蒙代尔、詹姆逊、哈贝马 有目标而造反,没有纲领而拒绝,没有未来应当如何的理想 斯)、“非物质社会”(马克·第弧尼)、“后工业社会”(丹尼 而不接受当前的现状,这是它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 尔·贝尔)、“景观社会”(居伊·德波)、“消费社会”(波德 内容。”① 里亚)等等,应该说“消费社会”这一概念能够较好地概括 美学,这一诞生在古希腊的哲学分支,随着启蒙现代性 其特征和基础,并能指出其重心所在。消费社会改变了马 在西方的确立,经由鲍姆嘉通、康德等人的努力,逐渐成为 克思所论述的古典资本主义时代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内 一个独立的现代学科。但是。由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运思方 容和方式。那种以先验哲学为基础,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 式总是和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立”而不“独”,美学 以静观为审美方式,以批判为价值取向,强调审美与现实功 就总是被卷入哲学的意识形态纷争之中。美学毫无疑问是 利无关的“美的形而上学”与社会生活背道而驰,既不能解 区别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但 释也不能融入当代审美文化之中,这种美学在事实上已经 是,美学是否仅仅是意识形态?是否所有的审美论述最终 走到了尽头,美学迫切需要回应现实生活和获得新的发展。 都能还原为并且仅仅是一种权力关系?美学在西方启蒙哲 面对消费社会的来临,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学理回 学时期,是思想家们手中呼唤人的自由的号角,是沟通纯粹 应,一是自从60年代以来的“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奉行 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随着人权政治、市场秩序在西方 “怎么都行”的态度,拒斥理性,以反叛的姿态远离论争。 的建立和完善,当启蒙现代性出现表面上的阶段性停滞的 另一种则是审美主义思潮,将人的理想状态作为打量社会 时候,美学以人自由自适的最高价值,批判启蒙现代性的弊 的标尺,指出消费社会中人的严重异化与痛苦,并主张与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